宋·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這首詞寫的是作者在凄涼的旅程中,回憶起剛剛離開汴京離別情人的情景。上闋寫都門餞別,難分難舍;下闋寫旅程中個人的孤寂凄清。這首詞是柳永的代表作。
上闋開頭三句,勾勒了悲涼的晚秋景色:寒蟬凄鳴,暮色蒼茫,面對送別的長亭,陣陣驟雨剛剛停歇。在重重地渲染悲涼的氣氛之后,寫與情人的郊外餞別。作者沒有鋪寫送別筵上的舉杯澆愁和剪不斷的情絲,卻寫了“帳飲無緒”和“蘭舟催發”。一面是正依依惜別,一面又再三催促,不得不別,這一矛盾加重了傷別的氣氛。因此,飲又無緒,留又不能,臨別之前該說幾句告別的話了吧,可又“無語凝噎”,“竟無語”是表象,實際上是千言萬語在喉,竟不知說什么才好。一個“噎”字包含了萬語千言;一個“淚”字點出了哀痛的心情。一切的感情,都體現在“執手相看”之中,多么誠摯而又多么哀傷,其中不正透露出綿綿的情意嗎?
緊接下兩句是想象別后路途遙遠,前程迷茫。“千里煙波”,“暮靄沉沉”,用一個“念”字把近景和遠景,實景和虛景融成一片,巧妙地把惜別的深情,離別的痛苦,編織進黯淡的景色之中。景黯,情篤,愁也愈深,詞的意境也就更令人傷神了。
下闋開頭就說,自古以來多情人都為離別而悲傷,更何況在這冷落凄清的秋日季節里!作者由感傷直接抒發了感慨。接著突然將筆墨宕開,寫出膾炙人口的名句:“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從結構上看,“曉風殘月”接“暮藹沉沉”,“酒醒”接“帳飲”,層次井然,前后照應;從意境上看,酒醒后在船上看到的岸邊的楊柳在曉風之中飄拂,再加上那一彎殘月的映襯,越發增添了凄清、傷感的情調。“楊柳”、“曉風”、“殘月”,古往今來不少文人墨客寫傷別時曾經用過,但很少象柳永這樣揉合得天衣無縫,耐人尋味。“微妙則耐思,而景中有情。……‘楊柳岸曉風殘月’所以膾炙人口也。”(謝章鋌《賭棋山莊詞話》)接著,作者又將想象推進一層,想到經年離別的長久寂寞,不能與情人在一起,那么良辰美景都是虛設的了。縱有千種風情,又能向誰來傾吐呢?這里的“千種風情”,既扣住了上片的“千里煙波”,又表露出作者無窮的悲痛。
《雨霖鈴》在章法上是相當講究的,全詩自始至終扣住一個“別”字,前后呼應,環環相扣。想象豐富,文句優美,意境又雋永、深邃,確實把羈旅行役之人與情人惜別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難怪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了。
上一篇:《陟岵·《詩經·魏風》》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靜夜思·唐·李白》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