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問
城柝聲聲夜未央, 江云初散水風涼。
看君已作無家客, 猶是逢人說故鄉。
這是一首寫給朋友以表友情的詩作。
首句從聽覺寫起,柝,即木梆。古代城市里以敲木梆報更。夜未央,即夜未盡。木梆聲聲,劃破夜空,悠悠蕩蕩,低沉而又幽遠。次句轉入對視覺、感覺的描繪,“江云初散”是眼中所見,“水風涼”為體膚所感。“江云初散”,頗顯天高地闊;水風生涼,令人頓感涼意絲絲。首聯兩句,摹聲繪形,維妙維肖。從聽覺到視覺以至感覺,多角度、全方位地渲染出一種幽遠悲涼的環境氛圍。從而為次聯抒情作好鋪墊。
次聯首句當頭一個“看”字,逗人遐想,讀者眼前似乎展現出一個冷清清的場面:夜深風涼,書房中一燈如豆,一對久別重逢的朋友,相對而坐,傾訴衷腸。“無家客”三字,蘊涵著多少辛酸悲愴之情,從中可見出吳之山特定身份。既使如此,尚且“逢人說故鄉”,其留戀故鄉之情何其深沉!
作者久已游宦異地,與“無家客”同為“天涯淪落人”,故而,筆下自有一種凄婉悲涼的意境。
上一篇:《訴衷情·金·吳激》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踏莎行 郴州旅舍·宋·秦觀》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