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江梅引·姜夔》念奴嬌姜夔
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將詣淮而不得,因夢思以述志①。
人間離別易多時。見梅枝。忽相思。幾度小窗,幽夢手同攜。今夜夢中無覓處,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 濕紅恨墨淺封題②。寶箏空、無雁飛③。俊游巷陌④,算空有、古木斜暉。舊約扁舟,心事已成非⑤。歌罷淮南春草賦,又萋萋⑥。漂零客、淚滿衣。
①詞作于寧宗慶元二年丙辰(1196)年。梁溪,在無錫西門外。 ②濕紅,代指眼淚。封題,書札封口處的簽押,引申為書札。 ③寶箏,華美講究的一種撥弦樂器。雁,古人形容箏弦之柱斜列如飛雁。 ④俊游,盡興的游樂。 ⑤“舊約”句,謂歸隱舊約難酬。 ⑥萋萋,茂盛。
這首詞是借記夢而抒相思之情。宋寧宗慶元二年丙辰的冬天,姜夔住在無錫梁溪的張鑒莊園里,此時園中臘梅綻放,詞人見梅即想到遠在安徽合肥的戀人,因此寫下這首詞。
詞的上片寫出了由于夢境不同而帶給詞人的不同感受,抒發了相思之情。作者開篇敘述兩人分別時間已長,如今看到幾枝臘梅,相思之情,油然而生。可是相思卻不能相見,就只能在夢中同攜手,以解相思之苦。“幾度”句,寫出了兩人在夢中歡會的情景。“今夜”四句,寫另一種“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的夢境。詞人在夢中苦苦尋覓,卻不見佳人蹤跡,以致寒氣侵入衾被,也感覺不到。兩種夢境,前者給人以暫時的安慰,后者卻帶來無限的傷感。詞人巧借夢境訴述別后對情人刻骨銘心的相思之情。
詞的下片主要抒寫了詞人內心的傷感。薄薄的香箋,和淚寫成,所恨的是信難通。于是想起伊人當年彈箏情狀,如今容顏難以得見,就連那玉柱斜列如飛雁的寶箏也蹤影全無,這是怎樣的一種刻骨相思呀!又能向誰傾訴呢?“俊游”四句,通過回憶舊時同游之地,透露內心的惆悵和感傷。接著,引用《楚辭》淮南小山賦春草之句:“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寫出眼前之景,一種惆悵迷離之感漫上心頭。結尾兩句,總收全詞,是既恨相見之難,又自嘆身世飄泊,感傷之情達到頂點。
綜觀全詞,詞人把對情人的追憶與思念,巧妙地以夢境形式表達出來,并化虛為實跳出夢境,重在敘寫對夢境的難以言傳的獨特感受。
●姜夔(1155~1221),字堯章,江西鄱陽人,后寓居浙江德清,與白石洞天為鄰,所以號“白石道人”。早年隨父宦游,住漢陽。后來過著游士式的生活,因屢試不第,因此一生沒有做官。白石的書法十分精湛,詩也負盛名,尤其以詞著稱于世。他的詞作有的感慨時世抒寫戀情,有的寫景詠物記述交游。琢句精工,韻律諧婉,格調高曠,寄意幽邃,藝術造詣較高。以清冷剛健的詞筆開創了體制高雅的風雅詞派。對史達祖、吳文英等人很有影響。但他的詞也存在著藻繪過甚、內容空洞的缺陷。著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詩說》《絳貼平》《續書譜》,詞有《白石道人歌曲》。
代表詞作:《江梅引·人間離別易多時》《踏莎行·燕燕輕盈》《齊天樂·庾郎先自吟愁賦》《揚州慢·淮左名都》《暗香·舊時月色》《疏影·苔枝綴玉》等。
●江梅引,全名《江城梅花引》,又名《攤破江城子》。雙調八十七字,有平、上、去三聲葉韻與全押平韻兩體。
●姜夔長于自度曲。他的17首詞自注有工尺譜,是今存唯一的宋代詞樂文獻,在我國音樂史上具有重大價值。與柳永、周邦彥的因聲制詞,即先曲后詞不同,姜夔有的自度曲是先作詞后譜曲。他的《長亭怨慢》小序說:“予頗喜自制曲,初玄意為長短句,然后協以律,故前后闋多不同。”先作詞,即不受固定格律的限制,可以舒卷自如的抒發情感,這比謹守格律、依調填詞的方式要自由得多。而且因詞制曲,音樂的節奏更能體現詞人情感的律動,所以他的自度曲都音節諧婉。
白石不僅對梅情有獨鐘,他對清雅脫俗的荷也贊賞有佳,這正與詞人的高潔性情一脈相通。
念奴嬌
姜夔
余客武陵,湖北憲治在焉。古城野水,喬木參天。余與二三友日蕩舟其間,薄荷花而飲,意象幽閑,不類人境。秋水且涸,荷葉出地尋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見日,清風徐來,綠云自動。間于疏處窺見游人畫船,亦一樂也。渴來吳興,數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絕。故以此句寫之。
鬧紅一舸,記來時嘗與鴛鴦為侶。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風裳無數。翠葉吹涼,玉容銷酒,更灑菰蒲雨。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 日暮青蓋亭亭,情人不見,爭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風南浦。高柳垂陰,老魚吹浪,留我花間住。田田多少,幾回沙際歸路。
這首詞寫出了作者賞愛荷花的最真切的心靈感受,寫得清麗俊逸,是一篇托物比興的詠物詞,他借寫荷花寄托思想。
詞人筆下“意象幽閑,不類人境”的荷塘,實是要體現他所追求的一種理想境界。在這個冰清玉潔,一塵不染的世界中,有美人兮,在水一方。你看,“翠葉吹涼,玉容銷酒,更灑菰蒲雨。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這不就是一場富有詩意浪漫的人花之戀嗎?“日暮青蓋亭亭,情人不見,爭忍凌波去。”荷花對詞人深情如此,詞人對荷花呢也是心馳神往,處處追隨,人戀花,花留人。詞中警句,最數“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及“高柳垂陰,老魚吹浪”了,想象新奇,生動傳神,詞人的詩句也似染上荷香。姜夔對荷花的愛戀正是寄托著自己對超凡脫俗生活理想的追求,寫花實是寫人。
一首借梅思人,一首借荷喻人,都抓住了梅荷的神韻用筆。筆法飄逸清俊,花人合一,表現了姜夔詞的“幽韻冷香”特點。
荷花在我國的文學作品中,象征著“出污泥而不染”的君子的高潔品格,姜夔的詞確是攝住荷的典型意象,將自我的人生追求與詠荷融為一體,營造了一個空靈蘊藉,寄托遙遠的優美意境。
人間離別易多時。見梅枝。忽相思。
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
上一篇:宋詞《江城子·康與之》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宋詞《江神子·晁補之》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