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白居易·賣炭翁》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這首詩為白居易《新樂府》組詩中第三十二首,按作者自己分類屬諷諭詩。詩的小序中說“苦宮市”。宮市,指皇家采買辦法。宮中用物采買本來設(shè)專門官吏,貞元末年被宦官把持,成為他們的一種掠財途徑。此詩就是描寫這類事件的。
原文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①。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②。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③。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④。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⑤。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qū)將惜不得。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⑥。
注釋
①南山:指終山南。 ②營:經(jīng)營、謀求。 ③南門外:唐代長安商業(yè)區(qū)在城南。 ④黃衣、白衫:指采買的宦官。唐制,宦官品級高的穿黃衣,無品級的穿白衣。 ⑤敕:皇帝的命令。回車:因唐朝皇宮在長安城北,故須掉轉(zhuǎn)車頭向皇宮走去。 ⑥充炭直:充當(dāng)炭的價錢。
賞讀
開頭六句交待賣炭翁的生活狀況。“伐薪燒炭南山中”,足見燒炭的過程及其勞動的漫長。“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既寫出賣炭翁的形象又寫勞動艱辛;接下二句一問一答,寫出賣炭翁并非商人,除了炭他一無所有。
七八句承上啟下。雖然“身上衣正單”,可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還是“愿天寒”。道出賣炭翁的心愿而總結(jié)上文,為下文敘寫作好鋪墊。
九至十二句聯(lián)寫賣炭路上。天遂人愿,不但天寒,還有雪,令人驚喜;回想身上衣正單,其人真是可憐;“牛困人饑”更顯可憐之至。通過這四句足見賣炭的艱辛。
以下部分由“翩翩”一轉(zhuǎn)寫宮市賣炭。賣炭翁經(jīng)過漫長的勞作,換來的希望只是“半匹紅綃一丈綾”。他的未來怎么辦?作者沒寫,讓人去想,而一想便恨“宮市”,作者諷諭的目的達(dá)到了。
作者抓住賣炭翁的希望這條主線來寫。賣炭翁的初愿是能燒一車炭,這個愿望通過辛苦的“伐薪燒炭”獲得了;賣炭翁二愿天寒,巧因“夜來城外一尺雪”而實現(xiàn);賣炭翁三愿運(yùn)炭入城,靠“牛困人饑”而“輾冰轍”得以實現(xiàn);賣炭翁四愿滿足“身上衣裳口中食”,這是他生存的最低要求也是賣炭翁最大的愿望,卻被“半匹紅綃一丈綾”打碎了。賣炭翁的前三個愿望,或靠天成,或因人為,全部得以實現(xiàn),而他最基本的愿望卻無情的被黃衫兒打碎了,前三個愿望的實現(xiàn)與第四個愿望的破滅互相反襯更加突出了賣炭翁可憐可悲的境遇。反襯手法的運(yùn)用也正是本詩的最大特色。
上一篇:《宋詞·陸游·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清朝詩歌·錢謙益·南歸感事》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