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中孚·驀山溪》原文賞析
山河百二,自古關中好。壯歲喜功名,擁征鞍、貂裘繡帽。時移事改,萍梗落江湖,聽楚語,厭蠻歌,往事知多少!
蒼顏白發,故里欣重到。老馬省曾行,也頻嘶、冷煙殘照。終南山色,不改舊時青,長安道,一回來,須信一回老。
張中孚的這首《驀山溪》,載于元好問編《中州樂府》,是他保存至今的唯一的一首詞,顯然存在著“蘇體北行”的痕跡。
發端的“山河”兩句,是強烈的故鄉之情、故國之情的傾吐,既突兀有力,又能籠罩全篇。詞人世之所居的安定,在金時屬慶原路,舊作陜西西路,正是關中地區,所以 他高唱“自古關中好”?!瓣P中好”在哪里呢?“山河百二”便是其具體的說明?!吧胶影俣保居凇妒酚洝じ咦姹炯o》中所說的:“秦形勝之國,帶山河之險,懸隔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边@里的意思是說關中之地,形勢險固,二萬人足以當百萬之眾。
“壯歲”兩句,回憶壯年的得意。詞人父死于太原之役中,他獨率步曲十余人入金軍中尋得父尸而還。后累官知鎮戎軍兼安撫使,曾屢從吳玠、張浚以兵拒金軍,并在張浚走巴蜀后權帥事。“擁征鞍”,意思是說騎在行旅的馬上?!磅豸美C帽”,化用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的“錦帽貂裘”?!磅豸谩笔且哉滟F的貂皮制作的袍子,“繡帽”是繡有美麗花紋的帽子,皆用以顯示自己的高貴和豪情。
“時移”五句,回憶入金后流落江南的失意生涯,無限傷感。“時移事改”指金人之強大,宋朝之衰微,自己之仕金?!捌脊B浣?,意思是說自己如浮萍泛梗,居無定處,飄零在江湖之上?!俺Z”,泛指南方的方言土語?!靶U歌”,南方的歌?!抖Y記·王制》: “南方曰蠻。”皇甫松的《浪淘沙》中說“蠻歌豆蔻北人愁”,故詞人在“蠻歌”前著一“厭”字?!巴轮嗌佟?,借用李后主《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里的原句,感嘆往事不堪回首。
過片以后,由回憶壯年的得意與挫折,轉而抒寫老年重到故里的感慨?!吧n顏”兩句,點明重到故里,領起下片。“蒼顏白發”,展現年老的外貌特征,與上片的“壯歲”形成對比?!靶馈?,喜歡,寫重到故里的心情?!袄像R”兩句,傷今日關中的荒涼。“老馬省曾行”,意思是說老馬知道舊日曾經走過。暗用《韓非子·說林上》里老馬識途的故事。“也頻嘶、冷煙殘照”,意思是說老馬見了眼前這“冷煙殘照”的荒涼景象,以之與盛日相比,也不免動情,悲愴地一再嘶鳴。老馬尚且如此,人的傷感,就不能不更深自不待言了。這是一種透過一層的寫法。屈原《離騷》中“忽臨睨夫舊鄉”時,不抒自己之情,而寫“仆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正是詞人在這里效仿的先例?!袄錈煔堈铡保瑯O易使人聯想起李白《菩薩蠻》的“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和《憶秦娥》的“西風殘照,漢家陵闕”等詞句,從而倍增懷舊傷時的悲涼氣氛。
“終南”五句,既與上片的首二句相呼應,又與上片的三、四句相對照,進一步深化傷時嘆老之情?!敖K南”,山名,在今陜西西安市南四十余公里處。林木蔥蘢,故以“青”狀其“山色”。渲染“終南山色,不改舊時青”,意不在贊美此山的青翠秀麗,而在以其“不改”與“長安道,一回來,須信一回老”的變改形成鮮明的對比,感嘆人世、人生之無常,不能如江山之永恒。
慷慨悲涼,渾厚深沉,是這首詞的基調。富于變化,亦其特色。從筆調來看,由雄健起,繼而豪壯,繼而沉郁,繼而澄淡,繼而悲涼,末以頓挫作結,靈活多姿。況周頤在《蕙風詞話》卷三中評這首詞說:“以清遒之筆,寫慷慨之懷,冷煙殘照,老馬頻嘶,何其情之一往而深也。昔人評詩有云:‘剛健含婀娜。’余于此詞亦云?!?
上一篇:《謝應芳·驀山溪》原文賞析
下一篇:《陳子龍·虞美人》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