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既望,要詳刑護漕游水東,早飯碧虛,徧觀樓霞、程、曾、龍隱諸巖,晚酌松關,放舟過水月洞,月色佳甚。逼夜分,乃歸。賦此紀游
灕江即湘江(2),濈濈清見石(3)。
其東列羣峰,秋色碧復碧。
日出霧露收,草徑上逼側。
憑欄揩望眼,已足慰疇昔。
更窺巖穴勝,創見為驚惕。
如何數里間,奇觀相接跡。
寬同廈屋深,劃若巨靈擘(4)。
日月遞光景,風云變朝夕。
石橋幾年成,乳竇時一滴(5)。
神龍舊隱處(6),仰視多辟易(7)。
蛻跡凜猶存,隱隱印霜脊。
下有澄湫深,余波漱蒼壁。
往者己仙去,來者此其宅。
薄晚叩松關(8),風過聲索索。
聊麾車騎退(9),容我且散策(10)。
卻望訾家洲(11),輕舫度前磧。
回首煙樹林,已復掛蟾魄(12)。
宇曠凈余滓,羣物被光澤。
河洲寄遐思,空巖皎虛白。
清輝可一規,水色相激射。
天邊與川上,亭亭如合璧。
居然廣寒游(13),不用假六翮(14)。
班坐依微瀾(15),晤賞共佳客。
因之想千載,詎有今古隔。
簫鼓歸夜闌,觀者粲城陌。
往往羅杯柈(16),班班見殽核(17)。
諒因年歲豐,人意少舒適。
視爾意少舒,于予亦忻懌。
詩詞類別:即事感懷
來源:《粵西詩載》
相關作品:清明后七日,與客同爲水東之游,翌朝賦此
(1)明曹學銓《廣西名勝記》:“淳熙乙未歲中秋日,廣漢張敬夫約長樂鄭少融、玉山趟養民同游水東諸巖,薄暮白松關放舟,泊水月洞。天宇清曠,月色佳甚,因書崖壁以紀勝概。”即此事。要,邀。
(2)灕江:桂江上游。上源大溶江出興安縣境貓兒山,西南流經陽朔以下稱桂江。同湘江土源海洋河有靈渠相通。
(3)濈濈(jí 及):疾速貌。
(4)巨靈:巨神。指古代神話中分開華山的大力河神。
(5)乳竇:指巖穴中的石鐘乳。
(6)神龍:龍隱巖中巖石上有龍鱗形跡,故稱龍隱巖
(7)辟易:退避,此指見而驚避。
(8)“薄晚”句:意爲傍晚到達松關。薄:迫近。
(9)麾:揮。
(10)散策:扶杖散步。
(11)訾家洲:桂林象山對岸的沙洲叫訾家洲。
(12)蟾魄:月亮。
(13)廣寒:相傳月中有廣寒宮。
(14)六翮(hé核):健羽。
(15)“班坐”句:意爲在水邊列坐。微瀾,小水波,此指水流。
(16)杯樺:即杯盤。
(17)班班:形容眾多。殽核:肴核。肉類、菜類食品和果品。
張拭
張栻(公元一一三三——一一八○),字敬夫,一字樂齋,號南軒。宋代廣漢(今四川廣漢縣)人,后遷居衡陽,名將張浚之子。官至吏部侍郎,右文殿修撰。淳熙年間知靜江府(治所在今廣西桂林市)經略,安撫廣南西路(治所在今廣西桂林市)。早年從胡宏學儒道,與朱熹、呂祖謙齊名,時稱“東南三賢”。卒謚宣。有《伊川粹言》、《南軒集》等行于世。
朝代:宋代
籍貫:四川廣漢
上一篇:王力《五哀詩》即事感懷詩詞賞析
下一篇:顧璘《同海陽舒教諭登湘山絕頂因贈別》即事感懷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