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釵頭鳳·陸游》沈園(一)陸游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紅酥手①。黃縢酒②。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④。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⑤。
①紅酥手,形容手如酥油一樣紅潤細嫩。 ②黃縢酒,即黃封酒。以黃羅絹封纏瓶口,故名。
③離索,離散。 ④紅浥(yì),血淚浸濕。鮫綃,薄薄的羅巾。 ⑤莫莫莫,罷罷罷。一說“錯莫”為互文,即“落莫”之意。李白《贈別從甥高五》“三朝空錯莫,對飲卻慚冤。”
本詞記述了詞人與前妻唐琬的相遇,表達了他們深深的眷戀和濃濃的相思之情,也抒發了詞人哀怨悲苦的凄楚心情。
詞的上片回憶過去美滿的幸福生活,感嘆恩愛夫妻被迫離異的痛苦。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春風柔柔,楊柳依依,佳人裊裊,一雙嬌嫩的小手在殷勤地為夫君把盞,多么柔情蜜意,多么美滿幸福!紅、黃、綠繪成一幅絢麗的春之圖畫,點亮了人物外形和內心的美麗。然而,這樣的人間美景卻不久長“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無限美好的情緒在這里突然陡轉直下,憤怒的潮水沖破心靈的閘門,傾瀉而下。狂吹亂掃的東風把美麗摧殘了,家庭的勢力埋葬了美好的姻緣,夫妻被迫勞燕分飛,幾年的離別生活帶給他們的只是滿懷愁怨。接下來,“錯錯錯”,一連三個“錯”字,連射而出,擲地有聲,聲聲都是控訴!激憤的感情如江河奔瀉,一氣貫注。
詞的下片,由回憶往事回到現實,更深一步抒發夫妻被迫分離的巨大哀痛。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依然是滿園春色,而此時的相逢恍如隔世,物是人非,遙望淚眼,昔日青春紅潤的佳人已經被相思之苦折磨得枯黃消瘦,舊園重逢,念及往事,她能不哭、能不淚流滿面嗎?一個“透”字足見淚流之多,離人淚都是血淚!“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放眼春色,不也是花自飄零水自流嗎?佳人的容顏如凋零的桃花憔悴,離人的心不也像“閑池閣”一樣凄寂冷落么?山盟海誓猶言在耳,卻再也無法表達,情郁于心,情何以堪!萬般無奈,破喉而出:“莫莫莫”,事已至此,再也無法挽回、無可補救了,罷!罷!罷!
這首詞的悲情讓人蕩氣回腸,這與他的藝術手法是密切相關的。全詞始終圍繞著沈園這一特定的空間來安排自己的筆墨,多用鮮明對比,給人情感上強烈的沖擊;前后情節呼應,把同一空間不同時間的場景疊映出來。語言節奏急促,細節描寫更是栩栩如生。
●《釵頭鳳》,詞牌名,原名《擷芳詞》,又名《折紅英》。取名于北宋政和年間宮苑擷芳園。后因陸游有“可憐孤似釵頭鳳”詞句,故名。雙調60字,上下片各30字。
●陸游與表妹唐琬的一段哀婉故事。
陸游與舅家表妹唐琬年齡相仿,從小情意相投,青梅竹馬,雖在兵荒馬亂之中,兩個不諳世事的少年仍然相伴度過一段純潔無瑕的美好時光。隨著年齡的增長,一種縈繞心腸的情愫在兩人心中漸漸滋生了。于是陸家就以一只精美無比的家傳鳳釵作信物,訂下了唐家這門親上加親的姻事。
1144年唐琬便成了陸家的媳婦。可第二年,唐琬就被逐出家門。原因據說是婆媳不合;也有說因為夫妻兩人太恩愛,公婆認為會妨礙陸游的上進之心,所以常常責罵唐琬,而造成二人分了手。
陸游與唐琬是相愛的,他們分手以后,陸游又被迫娶妻,而唐琬也改嫁了皇族趙士程,但真正兩人的哀情傳世的一段,就是兩人的重逢于相別后的十年,在紹興城外的沈氏園中。那是一個春日,陸游來此賞春,而唐琬和丈夫趙士程也來此游春,他們在此意外邂逅,兩人重逢,又無法當面相訴離情,隨后,唐琬派人送來一些酒菜,默默以示關懷,便匆匆與丈夫離去。陸游傷心之余,就在園子的壁上題下了這首哀怨的《釵頭鳳》。
沈園是陸游與唐琬相識、相戀、相別的地方。一曲《釵頭鳳》是二人相別的挽歌,不久唐琬抑郁而亡。陸游的悲悼之情始終郁積于懷,七十五歲的時候,重游沈園留下詩二首。
沈園(一)
陸游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如血的殘陽透過樹葉罅隙,斑駁地斜照在城墻之上,仿佛在演奏著一曲哀樂,沈園不再有佳人生前的池水亭臺,物非人非。一個“哀”字睹物傷情,痛切肺腑。橋下春波蕩漾、清澈碧綠,相思之苦如一汪春水:“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看著流水,恍如見到故人,唐琬如同曹植《洛神賦》中所描寫的“翩若驚鴻”的仙子,飄然降臨于春波之上。
陸游的這首詩與他的《釵頭鳳》詞一樣,善于運用意象來表達刻骨銘心的感情。“春柳”“桃花”“春水”“驚鴻”意象,在古詩詞中,大多借此表現思春、慕春、嘆春等情感,使得詩中情感更加委婉動人。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上一篇:宋詞《采桑子·歐陽修》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宋詞《青玉案·劉辰翁》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