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蔣哲倫
九月望日,與客習射西園,余偶病不能射。
霜降碧天靜,秋事促西風。寒聲隱地初聽,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關河千里,一醉與君同。疊鼓鬧清曉,飛騎引雕弓。 歲將晚,客爭笑,問衰翁。平生豪氣安在?走馬為誰雄?何似當筵虎士,揮手弦聲響處,雙雁落遙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葉夢得
蘇軾開創的豪放詞風,其后繼者,在南北宋之交則有葉夢得。如果說,辛派詞人的先驅張元干、張孝祥是由蘇向辛過渡的橋梁,那么,葉夢得的詞較之二張更早地透露出這一變化的消息。這里選的兩首《水調歌頭》雖無東坡詞的“橫放杰出”,卻能體現其清雄疏宕之致;尤其重要的是,它不再沿襲晚唐宋初剪紅刻翠的傳統題材,而將愛國主義的思想情懷寄之于詞,可稱開了辛派愛國詞的先河。
本詞亦見于曾慥《樂府雅詞》,題序較此為詳,可資參考:“九月望日,與客習射西園,余偶病不能射。客較勝相先,將領岳德,弓強三石五斗,連發三中的,觀者盡驚,因作此詞示坐客。前一夕大風,是日始寒。”
詞的上闋,從“前一夕大風”寫到習射當天的清晨,下闋寫習射的精彩場面,并抒發作者自傷衰病的感慨。詞中出現的兩個主要人物:一是“起瞰高城回望”的詞人自我形象,即衰翁;一是武藝高強的“當筵虎士”岳德,都是愛國者的形象,二者互相映襯,以表現作者抗敵救國的雄心和力難從心的思想苦悶。
開首二句總寫時令季節。農歷九月十五,已屆深秋。霜降以后,秋空清碧,秋氣肅殺,秋風一陣緊似一陣,一年的秋收農事,這時正趕著收場。“寒聲”二句從作者的聽覺落筆,描寫了寒流于中宵潛入的過程。寒之為氣,無聲無形,然借助于風聲、雁聲、草木搖落之聲,便可使之具象化。如李白《秋夕書懷》詩:“北風吹海雁,南渡落寒聲”,即為一例,至歐陽修《秋聲賦》更是運用這種具象化手法的典范。葉夢得此二句亦然,它利用通感,使人于萬籟俱靜的深夜,仿佛聽到寒流由遠及近、由微漸著的變化,一“入”字尤為精當。“起瞰”三句,境界闊大,感慨深沉。晏殊有詞云:“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蝶戀花》),三句大受王國維贊賞,并借以喻指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造之第一境。然究其原意,仍不出悲秋念遠的傳統樊籬。葉詞雖由此脫胎而來,卻能突破原作規模,賦予更為深廣的社會內容和更為厚重的思想感情。葉夢得于紹興年間,曾兩度帥江東兼知建康府,一次在紹興元年,宋金正在交戰之中,一次在紹興八年,這年喪權辱國的紹興和議達成,主戰派大受壓制。葉夢得一貫主張抗金,多次奏陳江防要策,又曾兼總四路漕計,軍養因之不乏。紹興九年,金兵再次入寇,夢得團結沿江民兵數萬,分據江津,遣子葉模率領千人駐守馬家渡,金兵不得渡而去。這首詞當作于第二次建康知府任上,時作者已年逾六旬,且在病中,但仍以國事為念,不忘習武練兵,又因自己衰病不能予射,故有嘆老嗟病之憂。當然,使之更為憂傷的還是國策有失、國勢衰危和國運的難以預測,所以中宵起望,憂心如焚。“起瞰”幾句正是這種心境的反映,比之“閑雅而有情思”的晏殊“昨夜”三句,似更有感發人心、激勵斗志的作用。“一醉”句借酒消愁,表面上曠達,內心則涌動著無限的憤懣和強烈的激情。末二句“疊鼓鬧清曉,飛騎引雕弓”換了一個場景,時間則由中宵過渡到第二天清晨,為下片描寫習射作好準備。“疊鼓”即小擊鼓。兩句意謂:清晨在密集的鼓點中,射手們英姿勃發地飛騎入場。
下闋寫眾客習射場面,突出了“當筵虎士”的勇武和射藝,同時從側面襯托“衰翁”的平生豪氣。“歲將晚”與篇首時令呼應,又暗示主人年歲已老。“客爭笑”二句以主客談笑的口吻說出主人的平生豪氣,但與其說是“客笑”,不如說是作者的自嘲,其中既有“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雄心,又有年邁體衰、力不從心的喟嘆。而這種矛盾的心理,又是與“當筵虎士”的對照中襯托出來的,所以“虎士”,前用“何似”二字以示比較。“揮手弦聲響處,雙雁落遙空”二句只十一個字,便使勇士弓強、弦滿、箭速的高強武藝躍然紙上,干脆利落,擲地有聲。至于射藝場上觀者雀躍、呼聲震天的熱烈景象便留給讀者自己去想象。在國難當頭,統治者醉生夢死、主和派當道,,主戰派受壓的形勢下,這樣的練武習射無疑起到了激勵人心、鼓舞斗志的作用。因而“何似”二字的對比作用,并非貶低衰翁,抬高虎士,恰恰相反,正是為了襯托衰翁的平生豪氣和當年走馬爭雄的英武。篇尾“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一面愧嘆自己年事衰老,不能回復年輕力壯的勇武,一面帶著深重的憂患關注著邊防戰局。云中,指云中郡,漢代北方的邊防要塞,此借指抗金前沿。二句充分表達了作者抗金救國的拳拳忠心。
這首詞與蘇詞的《江城子·密州出獵》題材相近,但由于習武的規模、作者的年齡和創作個性不同,寫法也就不同,蘇詞將出獵的場面安排在上闋, 一開頭便正面刻劃太守出獵時的雄姿,然后用錦帽貂裘席卷平岡的騎隊和傾城百姓觀看太守射虎的群眾場面作陪襯,以突出太守的形象。下闋則抒發作者射獵后的豪情和渴望效身疆場的決心。與葉詞比較,無論場景、氣氛、人物形象都有一定的差異,但兩詞所吐露的愛國之心和難言之隱又有某些類似之處。從風格上看,蘇詞“橫放杰出”,葉詞則顯得清雄疏宕。
上一篇:[宋]李處全《水調歌頭》愛國詩詞鑒賞
下一篇:謝桃坊《水調歌頭》愛國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