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點絳唇》
遼鶴歸來,故鄉多少傷心地。①寸書不寄,魚浪空千里。② 憑仗桃根,說與凄涼意。③愁無際,舊時衣袂,猶有東門淚。④
【注釋】 ①“遼鶴”二句:舊題晉·陶淵明《搜神后記》卷一:“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于靈虛山。后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壘壘。’遂高上沖天。” ②“魚浪”句:形容音書斷絕。古樂府詩中有以雙鯉魚藏書信寄人的描寫,后遂以魚書代指書信。③桃根:本東晉時王獻之的妾桃葉的妹妹,參見《樂府詩集》卷四十五《桃葉歌》引《古今樂錄》及卷七十梁·費昶《行路難》。這里借指作者情人的妹妹。④東門淚:在離別之處灑下的眼淚。東門在古代為別離飲宴的場所,如漢樂府《東門行》:“出東門,不顧歸;”唐·劉長卿《送馬秀才》詩:“東門悵別柳條新。”故以東門泛指離別之地。
【譯文】 我象丁令威化鶴飛回久別的故鄉,這里有不少地方叫我淚落心傷。都說魚兒能千里傳書,可是這些年來我竟和你沒有一封書信來往! 如今我只能轉托你的妹妹,代我表達凄涼痛苦的衷腸。啊,我的愁苦無邊無際,在我舊日的衣袖上至今仍然點點斑斑,那是因為你在東門和我拉手告別時不斷把眼淚流淌……
【集評】 宋·王灼:“周美成初在姑蘇,與營妓岳七楚云者游甚久,后歸自京師,首訪之,則已從人矣。明日飲于太守蔡巒子高坐中,見其妹,作《點絳唇》曲寄之云(引詞從略)。”(《碧雞漫志》卷二)
清·許昂霄:“淡淡寫來,深情無限,宜楚云為之感泣云。”(《詞綜偶評》)
清·陳廷焯:“美成艷詞,如《少年游》、《點絳唇》、《意難忘》、《望江南》等篇,別有一種姿態。句句灑脫,香奩泛語,吐棄殆盡。”(《白雨齋詞話》卷六)
近代·俞陛云:“起筆即包舉感舊懷鄉之意。既鄉書不達,姑且訴向桃根;而回顧襟邊,淚痕猶在,次句之傷心事,可于淚痕證之。唐、五代詞承樂府之遺,以小令為多,北宋漸有長調,至清真而開合矯變,極長調之能事。而集中小令,亦秀雅而含風韻。小晏、屯田,無以過之。此詞之‘衣袂’兩句,即其一也。”(《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總案】 此詞一上來就運用神話傳說,自比化鶴歸來的丁令威,這就給所展現的愛情悲劇加入了一種人世滄桑的深沉感慨,使人不勝其今昔之悲。通篇以淡筆寫深情,以白描和直抒剖白內心衷曲,摒棄了一般詞家寫戀情時慣用的那套“香奩泛語”,因而樸厚凝重,收到了震動人心、催人淚下的藝術效果。
上一篇:呂本中《滿江紅》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劉克莊《玉樓春戲林推》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