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松
菡萏香連十頃陂舉棹,小姑貪戲采蓮遲年少。
晚來弄水船頭濕舉棹,更脫紅裙裹鴨兒年少。
《采蓮子》是唐時民間曲調(diào),入教坊曲,句尾帶有和聲。這兩首《采蓮子》歌詞,均寫江南水鄉(xiāng)女子采蓮趣事。
前一首的詩眼為“貪戲”二字。詩中“小姑”,看來是一個平素被深鎖于閨閣中的少女,所以,一旦來到大自然,她的天性也就任憑誰也管束不住了。自然界向她敞開懷抱,展現(xiàn)美色,以它獨具的田園風(fēng)光,使這位“小姑”陶醉了。“菡萏香連十頃陂”,一頃百畝,香飄千里,境界開闊,景色迷人。這使人不禁想起朱自清筆下的荷塘:“田田的葉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微風(fēng)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一個初出閨房的少女,乍一來到這碧色連天、清香彌漫的美麗境界,能不迷戀?一個“貪”字,寫出了她對眼前美景的癡迷程度。景迷醉了人,人融入于景,人和大自然已化為一體了。小姑也一定“青荷蓮子雜衣香”了。因為“貪戲”,以至于“采蓮遲”了。戲,除劃船、賞景之外,該是“弄水”玩鴨雛。當(dāng)天色已晚,不免有些慌張。她趕緊舉棹、捉鴨,手忙腳亂更把船頭弄濕了。帶來的雛鴨可不能丟失啊,在“小姑”看來,最穩(wěn)妥的辦法是將其洗干凈裹在自己的裙子里。“更脫紅裙裹鴨兒”,小姑的稚憨情態(tài)畢現(xiàn)。此句與首句“菡萏香連十頃陂”對照看,一紅一綠,相映成趣。正是萬綠叢中一點紅。本詩首尾兩句意境,與王昌齡《采蓮曲》其二中的“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的意境,有異曲同工之妙。一個紅裙憨態(tài),一個綠裙花容。兩者都借助于出水芙蓉,映襯出了少女的純真、美麗、可愛。
上一篇:溫庭筠《過分水嶺》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羅隱《雪》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