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陸游·黃州》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黃州》是一首詠古傷懷之作,詩人在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西行入蜀,路過黃州時,看見前代的遺跡,追念昔日的英雄,顧及自身的處境,涌發(fā)無限感慨,傷感侵上心頭,于是寫下這首詩。
原文
局促常悲類楚囚,遷流還嘆學齊優(yōu)①。
江聲不盡英雄恨,天意無私草木秋。
萬里羈愁添白發(fā),一帆寒日過黃州。
君看赤壁終陳跡,生子何須似仲謀②。
注釋
①楚囚:《左傳》成公九年載,楚人鐘儀在作戰(zhàn)中被晉人所俘,囚禁于軍府,稱楚囚。后往往用來泛指囚徒。齊優(yōu):齊國優(yōu)人。此處是說自己的地位如俳優(yōu),用“齊”是為了與“楚”相對。 ②赤壁:黃州的赤壁即赤鼻磯,不是三國大戰(zhàn)的赤壁,陸游《入蜀記》卷四曾有考辯。此處只是根據(jù)傳說以抒寫感慨。仲謀:三國時吳國君主孫權的字。赤壁之戰(zhàn)時,曹操見孫吳軍容整肅,乃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
賞讀
第一句詩人寫自己如楚囚一樣難堪、無奈。春秋時楚人鐘儀,被俘入晉,稱為“楚囚”。“齊優(yōu)”也引用春秋故事。《史記·樂書》稱孔子“不能與齊優(yōu)遂容于魯”。司馬貞《索隱》云:“齊人歸女樂而孔子行,言不能遂容于魯而去也。”可見,詩人用這一典故,實屬信手拈來,以說明自己的遷流之苦。
頷聯(lián)所寫景象開闊蕭瑟,情辭悲愴沉痛,飽含了感念身世的無限慨嘆,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江聲不盡英雄恨,天意無私草木秋”,出句借用杜甫《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的詩意。這里的“英雄”是詩人自稱,他所恨的正是歲月蹉蹴,壯志未酬。對句化用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詩:“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由天無情正襯出人心不平。
頸聯(lián)寫詩人的滿腹愁悲,已被江水淘盡,此時已心死如灰,雖經過黃州,卻只是悄然而過。“萬里”與“一帆”相對,更顯出詩人的孤寂凄清。新添的白發(fā)與帆上的慘淡日光相互映襯。“過”字包含著深意。
“君看赤壁終陳跡,生子何須似仲謀!”這結尾十分沉痛。詩人說赤壁已成陳跡,萬事盡付流水,世事成敗,又如何判斷,生子何須定似仲謀。曹操曾有一嘆語:“生子當如孫仲謀。”詩人在這里把曹操的贊語改作“生子何須似仲謀”,正語反說,表現(xiàn)了詩人對抗戰(zhàn)前途的深深失望和悲傷,同時也包含對主和派執(zhí)政的憤怒,愈顯悲痛低沉、哀婉不平。
上一篇:《漢魏六朝詩歌·劉邦·鴻鵠歌》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近現(xiàn)代詩歌·秋瑾·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zhàn)爭地圖》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