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陸游·書憤》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陸游擅長寫律詩,尤其是七律最多最佳,被譽為“南渡第一人”。這首《書憤》是其中膾炙人口、廣為傳誦的名篇。這首詩追懷壯志意氣,痛惜壯志未酬,寫得沉郁頓挫,聲情激越,備愛后人贊賞,清代李慈銘《越縵堂詩話》曰:“全首渾成,風格高健,置之志杜集中,直無愧色。”
原文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①。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②。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③。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仲伯間④!
注釋
①早歲:年輕的時候。此詩為淳熙十三年(1186)閑居山陰時所作,詩人時已六十二歲。 ②樓船:高大的戰船。瓜洲渡:在今江蘇鎮江對岸的長江邊上。大散關:在今陜西省寶雞市西南,為宋金交界處的一個重要關口。這一聯隱括了詩人的兩段經歷。隆興二年(1164),陸游曾在鎮江當通判;乾道八年(1172),陸游在四川當幕僚時,曾到過大散關。 ③塞上長城:南朝劉宋時名將檀道濟被殺時,憤怒地對宋文帝時:“乃壞汝萬里長城!” ④出師一表:公元227年,諸葛亮出師北伐,臨行前向蜀后主劉禪上表,后人將這個表章稱為《出師表》。真名世:實在是舉世聞名。伯仲:古時稱兄弟間長者為伯,次者為仲,引申為衡量人物差等之詞。伯仲間,猶如相提并論。
賞讀
全詩緊緊扣住一個“憤”字下筆,含而不露,極富韻味。首句即以感憤開頭,“早歲那知世事艱?”詩人歷盡滄桑,久經挫折后,如今才認識到“世事艱”。在這里是正意反寫,在感慨中委婉地傳出了“憤”的所在及原因?!霸鐨q那知”這一反詰,既表現詩人的認識過程,又構成強烈的激憤語氣?!爸性蓖麣馊缟健笔钦f自己胸中的憤恨郁積如山,將“憤”情加以物化,托情于物。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用十四個字分敘了兩次終身難忘的經歷?!肮现蕖?、“大散關”,都是戰略要塞。這里詩人選擇最能代表的兩次經歷的事、景、地名聯結成句,而且兩兩相對,不用虛詞,不用動詞,充滿張力,給讀者留下了無限的想象余地,境界闊大,情感悲壯,這一聯描繪戰爭場面、細致入微,繪聲繪聲,正如清人方東樹在《昭昧詹言》中評:“妙在三、四句,兼寫景象,聲色動人?!?/p>
后四句描寫晚年的境況,抒發歲月蹉跎,壯志未酬的悲憤,對諸葛亮及其《出師表》表示崇高的敬意?!叭祥L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寫的是當前的現實,筆調由高昂轉為深沉,衰嘆自己壯志未酬,兩鬢卻已斑白,一“空”字,便使上文的豪情壯志化為了泡影,一個“先”字深含遺憾,表達了人生易老的慨嘆。這聯寫得極其沉痛,通過自身的遭遇,表達了對誤國誤民的投降政策的無限憤慨。
為了遣“恨”泄“憤”和補“空”,詩人把心思轉向了久逝的歷史。“《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當初諸葛亮壯志凌云,在《出師表》中發誓“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比缃竦漠敊嗾哂姓l像諸葛亮那樣以國家為己任,不實現北伐中原、統一國土的理想誓不罷休呢?這一聯借古諷今,感情激越,對全詩作了意味深長的結尾。
全詩沉雄悲壯,聲情激越,題為“書憤”,卻不著一“憤”字,通過感嘆、回顧,描繪以及懷古層層傳達,深為感人肺腑。
上一篇:《唐詩·崔曙·九日登望仙臺呈劉明府容》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漢魏六朝詩歌·庚肩吾·亂后行經吳御亭》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