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六朝詩歌·曹操·龜雖壽》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率大軍北上。大破烏桓,取得決定性勝利,并掃除了統一北方的最后障礙,當時他年齡有五十三歲。雖已年近暮年,但壯志未酬,豪氣不減。于是寫下此詩,以激勵自己積極進取,再樹新功。
原文
神龜雖壽①,猶有竟②時。
騰蛇③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④,志在千里;
烈士⑤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注釋
①神龜:傳說中的一種長壽龜。壽:長壽。 ②竟:終極,終了。 ③騰蛇:傳說中的一種能駕霧飛行的蛇。 ④驥:千里馬。伏櫪:臥在馬棚里,形容馬老病的樣子。櫪,馬棚。 ⑤烈士:重義輕生,有志建功立業的人。
賞讀
這首是一首四言古詩,通過一連串的比喻抒發自己老當益壯的豪邁襟懷,激勵自己永葆不斷進取的精神。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神龜雖然長壽,但它也有死亡的時候,騰蛇雖然能騰云駕霧,但也有灰飛煙滅的日子。全詩開頭便以兩個生動形象的比喻,闡明萬物都會有衰亡的自然規律,言外之意是說自己也會日漸衰老,難免有死去的一天。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千里馬雖然老了,臥在槽邊,但仍有馳騁千里的志向。有抱負的人雖然到了遲暮的年齡,但他的雄心壯志也不會有絲毫的減退。詩意緊承上一節。但不是指在有限的生命里放縱自己、及時行樂,而指是要積極進取抓緊時間建功立業。在這幾句里,“老驥”“烈士”都是詩人的化身。通過對“老驥”、“烈士”的描寫,來表達詩歌的主題和詩人對事業,人生的態度,充滿了積極進取的精神。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四句意思是說,壽命的長短,不僅僅掌握在上天的手里,只有用心調養,才能延年益壽。在這里詩人一反世人樂天知命的態度,并非茍延殘喘,而是希望壽命越長,越能干出一番大的事業來,以了卻自己的心愿。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兩句是合樂時所用,與全詩的內容關聯不大,這是樂府歌辭中常用的一種結尾形式。
這首詩比喻形象、生動,語調鏗鏹,音韻合諧,感情真摯,抒情、言志、說理得到合理的統一,產生了強烈的感染力和說服力。
上一篇:《唐詩·崔顥·黃鶴樓》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