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慎
【作者介紹】
楊慎(1488—1559),字用修,號升庵,新都(今屬四川)人。大學士楊廷和之子。正德六年(1511),殿試第一(即狀元),例授翰林院修撰,時年二十四。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他抗疏切諫,武宗不聽,乃憤而托病歸。后曾作《宮詞》云:“天上佳人出北方,能騎白馬射黃羊。玉顏長在金輿側,笑指青山是故鄉(xiāng)。”即諷刺武宗之荒游。
世宗嗣位,充經(jīng)筵講官。嘉靖三年(1524),因“大禮議”偕廷臣伏左順門力諫,世宗震怒,慎因而兩受廷杖,斃而后蘇,遂被謫戍云南永昌衛(wèi)(今云南保山)。其長篇《恩遣戍滇紀行》開首云:“商秋涼風發(fā),吹我出京華。赭衣裹病體,紅塵蔽行車。弱侄當門啼,怪我不過家。”第三句的“病體”,即指廷杖后的創(chuàng)傷(廷杖的慘酷,可參閱李夢陽《述憤》)。這時楊廷和自己也因“大禮議”一案而被削職為民。嘉靖八年,得廷和訃告,獲準歸葬,并與夫人黃峨重晤。喪事完畢,又至滇中。《明史》本傳云:“世宗以議禮故,惡其父子特甚,每問慎作何狀,閣臣以老病對,乃稍解。”后卒于僧寺。隆慶初,贈光祿少卿。天啟中,追謚文憲。有《升庵集》。
楊慎與黃峨結婚后,曾在故居桂湖共過唱和生活,現(xiàn)桂湖已辟為公園,內(nèi)有楊升庵紀念館。
他是一個奇才,半生飄零滇海,而《明史》稱為“明世記誦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為第一”。著作項目,包羅萬象,還寫過《二十一史彈詞》十一卷,偽撰《雜事秘辛》。一半由于好奇立異,一半也因借文字以玩世,驅遣流放中的無聊賴的苦悶生活。
他的詩,在七子倡導的復古空氣中,頗欲拔戟自張一軍,吸收六朝、初唐之長,故而色澤秾麗,風調(diào)明媚,又善于描摹西南的風土特色。如《滇海曲》云:“蘋香波暖泛云津,漁枻樵歌曲水濱。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末二句即以民歌手法,寫滇中的氣候特征。
但他既有創(chuàng)新的一面,又有摹擬成拙、并喜歡襲用成句的一面,所以磨煉上的好處就少些。朱庭珍《筱園詩話》卷二云:“升庵詩才情華麗,惟詞多于意,骨少于肉,有士衡才多之患。”又云:“滇中風雅,實開于升庵,故有楊門六君子之稱。”這評語頗得要領。
上一篇:《李夢陽》詩賞析
下一篇:《程嘉燧》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