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六朝詩歌·庚肩吾·亂后行經吳御亭》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御亭,三國吳大帝孫權所建,在晉陵(今江蘇常州)。侯景亂后,作者途經此亭,睹物生情,對國家之事發出無限的感慨。
原文
御亭一回望,風塵千里昏。
青袍異春草,白馬即吳門。
獯戎鯁伊洛,雜種亂轘轅。
輦道同關塞,王城似太原。
休明鼎尚重①,秉禮國猶存。
殷牖爻雖賾②,堯城吏轉尊③。
泣血悲東走,橫戈念北奔。
方憑七廟④略,誓雪五陵⑤冤。
人事今如此,天道共誰論?
注釋
①休明鼎尚重:《左傳·宣公三年》:楚莊王問周九鼎的輕重,王孫滿對曰:“德之休膽,(鼎)雖不,重也。”本句意謂梁德尚休明,故國鼎仍重而不可移。休,美好。 ②殷牖爻雖賾:牖,指羑里(牖與羑通。)周文王被殷紂囚于羑里,演《周易》。爻,《易》卦的符號。賾:玄深。 ③堯城吏尊:相傳堯德衰,被舜所囚。堯城,堯被囚之所。吏,謂獄吏。西漢周勃曾率兵百萬,后下獄,為獄吏所欺,出嘆往日不知獄吏之尊貴。吏轉尊,指梁武帝被囚。轉,變。 ④七廟:古者天子七廟,祀太廟及三三穆。此指梁朝祖廟。 ⑤五陵:西漢前期五位皇帝的陵墓,此指梁的祖陵。
賞讀
這是一首憑吊詩,由憑吊也引出了對國事的感慨。
“御亭一回望,風塵千里昏”,首二句點明時間、地點,黃昏時候,詩人途經御亭,想到當年孫權虎踞江東,是何等的意氣風發,而現在,長江天塹已被侯景叛軍逾越,一片烏煙瘴氣。詩人的無盡感慨盡在這回頭一望,從而也引出下文。“青袍異春草”以下四句對侯景之亂作描述。叛兵如潮水般涌進吳門,在亂軍騷擾之下,南朝富庶之地一片混亂,往日帝王所居的京都,已經變得和邊塞沒什么區別。側重于描寫戰爭帶來的災難。
“休明鼎尚重,秉禮國尚存”,兩句承上,運用典故發出議論,為的是說明大梁國未衰,就像魯國秉襲周禮得以保全一樣,決不致淪落于異族之手,寫出了詩人自己美好的愿望。
“殷牖爻雖賾”以下六句寫出了愛國將士在動亂中所表現出的信念和精神。侯景亂發后,南朝天下面臨著滅亡,連梁武帝都當了階下囚,各路戰士奔走赴援,面對祖先的陵廟發誓,一定要鏟平亂賊。
最后兩句,“人事今如此,天道共誰論”,與開頭相對應,是詩人發出的感嘆,是詩人睹物傷情的結果,是詩人立足現實的深沉思考。值得一提的是,侯景之亂最終被平息下去,只是詩人無緣目睹,在平亂之前就離開了人世,實在是一件憾事。
這首詩由物及事,因事生情,記敘、抒情、議論相結合,表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上一篇:《宋詞·陸游·書憤》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漢魏六朝詩歌·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