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醉花間》
休相問,怕相問,相問還添恨。春水滿塘生,鸂鶒還相趁。② 昨夜雨霏霏,臨明寒一陣。偏憶戍樓人,久絕邊庭信。
【注釋】 ①醉花間:本唐教坊曲名。調見《花間集》。《全五代詩》調下題作《閨怨》。②鸂鶒:水鳥名。比鴛鴦大而色紫,即紫鴛鴦。趁:就。
【譯文】 不欲人相問,他怕人相間,因為相問會給自己增添許多怨恨。竟又看見春水滿塘凝綠,綠波之上鸂鶒對對雙雙,相逐相就多誘人。
昨晚春雨淅淅瀝瀝,今天黎明時分寒氣侵人,偏偏還記掛著遠在邊塞的戍樓人,長時間斷絕了音信。
【集評】 清·陳廷焯:“合下章自成章法。”(《閑情集》卷一)清·張德瀛:“〔醉花間〕云:‘休相問,怕相問,相問還添恨。’其又一闋云:‘深相憶,莫相憶,相憶情難極。’孫荊臺〔謁金門〕云:‘留不得,留得也應無益。’皆歐陽永叔所謂陡健之筆。”(《詞徵》卷五)
清·況周頤:“《花間集》毛文錫三十首,余只喜其〔醉花間〕后段‘昨夜雨霏霏’數語。情景不奇,寫出政復不易,語淡而真,亦輕清,亦沈著。”(《餐櫻廡詞話》)
【總案】 起句突兀而來,說“添恨”,究竟所恨何事?不得而知。“春水”二句亦有突兀隔斷之感,但賴“鸂鶒”句暗連而接。過片二句又直敘天雨春寒料峭,仍無頭緒。直到煞尾才點明所恨之因由。真是虛處落筆,一波三折,熟事生寫,變幻變測,有曲折宛轉、波瀾起伏之致。上闋三句十一字不欲問又怕問,恨因暗含,幾經轉折,女主人公的內心情愫、對話內容雖不說明,卻已傳出。“春水”二句又布疑竇,但在結構上、情感上由“鸂鶒”轉入下闋。過片先敘夜雨淅瀝、黎明凝寒,寫出人身體上的冷寞之感,結句方點明原因。這大概也就是歷代評論者給予頗高評價的根由。“偏憶戍樓人,久絕邊庭信”,語淡而真,其相思之情,不絕如縷。在用詞、用字上也有獨到之處。全詞僅僅四十一字,“相問”三次出現,只用“休”、“怕”、“添恨”四字輔助、使極其普通的常見一問,陡生諸多波瀾。“還”字兩度出現,一先一后,先說人事,后道鸂鶒,人事怕相問,鸂鶒卻相趁,前后比并,兩相對照,怨恨無窮。足見詞人駕馭文字、錘煉詞語之工。
上一篇:張紹文《酹江月淮城感興》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李清照《醉花陰》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