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離騷(片斷一)》原文|賞析|翻譯|注釋
帝高陽之苗裔兮2,朕皇考曰伯庸3。
攝提貞于孟陬兮4,唯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5,肇錫余以嘉名6。
名余曰正則兮7,字余曰靈均8。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9,又重之以修能10。
扈江離與辟芷兮11,紉秋蘭以為佩12。
汨余若將不及兮13, 恐年歲之不吾與14。
朝搴阰之木蘭兮15,夕攬洲之宿莽16。
日月忽其不淹兮17,春與秋其代序18。
惟草木之零落兮19,恐美人之遲暮20。
不撫壯而棄穢兮21,何不改乎此度?
乘騏驥以馳騁兮22,來吾道夫先路23!
【注釋】
1.這是屈原最主要的作品,是中國古代長篇的抒情詩。詩中一面尖銳地攻擊了當時貴族政治的投機取巧、茍且偷安;一面熱烈地渴望著光明,表達了自己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忠貞。根據(jù)《史記·屈原列傳》敘述的次第,并參照《楚世家》所排比的年代,這篇長詩大約成于楚懷王十六年(公元前313年),是屈原因被上官大夫讒毀而離去郢都時所作。“離騷”,等于說“牢騷”,“離”、“牢”是雙聲字。
2.高陽:遠古帝王顓頊有天下時的稱號。顓頊是楚國的遠祖。苗裔:后代子孫。楚之始祖熊繹是顓頊之后,事周成王,封于楚。傳國至楚武王熊通,生子瑕,受封于屈,遂以屈為氏,屈原即其后代,所以屈原說自己是顓頊的子孫。
3.皇:偉大,光明?;士迹簩ν龈傅木捶Q。
4.攝提:星名。在一年之中,它隨著斗柄指向四季不同的方位。貞:定、安。貞于:定于、安于。孟陬(音zou):正月初春,這個月是寅月。
5.皇:即上文“皇考”的簡稱。覽:觀察。揆:估量。初度:初生的時節(jié)。
6.肇:開始。錫:賜。嘉:美。一本“揆余”下有“于”字。
7.平:是公平的意思。正:公正。則:法則。公正而有法則,正隱括“平”字的涵養(yǎng)。
8.原:是屈原的字,本指高而平坦的土地。靈:美,善。均:形容地勢均衡平坦。美好而平坦的地勢,正隱括“原”字的涵義。
9.紛:形容盛多。內美:指先天具有美好品質。
10.重:加上。修能:優(yōu)越的才能。能,(音nai)。
11.扈:披在身上。江離,又寫作江蘺,香草名,今名川芎。辟,同“僻”?!败啤?,香草名?!氨佘啤?,生在幽僻處的芷草。
12.紉(音ren):本指繩索,這里作動詞用,聯(lián)綴成串的意思。蘭:香草名。秋蘭:蘭草的一種。佩:指佩在身上的飾物。
13.汩(音yu):形容水流迅疾,這里比喻年光如逝水。
14.與:待。不吾與:不等待我。
15.搴(音qian):拔取。阰(音pi):大土坡。木蘭:香木名,又叫辛夷。
16.攬:采。宿莽:一種經(jīng)冬不死的香草。
17.日月:指時光。忽:倏忽,形容時光迅速。淹:久留。
18.序:同謝。代序:即代謝,輪換、更替的意思。
19.惟:語助詞。美人:比喻國君,可能是指楚懷王。
20.遲暮:指年老。
21.撫:憑藉。壯:指年壯的時候。度:指楚王的器度?!蹲髠鳌氛压辏骸八嘉彝醵?,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無醉飽之心。”
22.騏驥:駿馬,喻賢臣,
23.道:同導。先路:前驅。
今譯
我呀!是古帝高陽的子孫,伯庸就是我的父親。
當攝提星指在孟春寅月之時,
恰在庚寅那一天,我幸運地降臨。
父親欣喜地看我的初生,
就賜給了我美好的字名。
我的字呵,叫“原”,
我的名呵,叫“平”,
我既有如此多的內在之美,
更加上后天修養(yǎng)的才能。
披著芳香的江離和白芷,
聯(lián)綴著秋蘭作為佩飾。
時光象流水一樣消逝,
擔心的是我沒有多少時日。
清晨時,我去采摘山坡的木蘭,
傍晚時,我去采摘水邊的宿莽。
太陽與月亮不停地代替,
春天與秋天相互為序。
想到秋天凋落的枯草,
擔心美人兒總有一天會衰老,
唉!還不趁著壯年拋棄穢行,
為什么不改變現(xiàn)時的法度?
您應該乘駿馬而奔馳啊!
請來,我在前面給您引路。
昔三后之純粹兮1, 固眾芳之所在2。
雜申椒與菌桂兮3, 豈惟紉夫蕙芷?
彼堯舜之耿介兮4,既遵道而得路5。
何桀紂之猖披兮6,夫唯捷徑以窘步7!
惟夫黨人之偷樂兮8,路幽昧以險隘9。
豈余身之憚殃兮10,恐皇輿之敗績11。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12。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13,反信讒而齌怒14。
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15,忍而不能舍也16。
指九天以為正兮17,夫唯靈修之故也18。
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19。
初既與余成言兮20,后悔遁而有他21。
余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修之數(shù)化22。
【注釋】
1.三后:指夏禹、商湯、周文王。純粹:指德行精美。
2.眾芳:即下文椒、桂、蕙、芷等香草,比喻群賢。在:集中在一起的意思。
3.申:重。菌桂:有人說就是肉桂。
4.介:正直。
5.道:指治國的正確路線。
6.猖:猖狂。披:邪惡。
7.夫:彼。捷徑:斜出的小路,比喻不走正路。窘步:困窘失足的意思。
8.黨人:指當時結黨營私、壟斷政權的貴族集團。偷樂:茍安享樂。
9.路:比喻國家前途。幽昧:昏暗不明。險隘:危險狹隘。
10.憚:畏懼。殃:災禍。
11.皇輿:本是國王的車子,這里比喻國家前途。敗績:本指軍隊大敗,兵車傾覆,這里比喻國家危亡。
12.及:追及,趕上。前王:指上文的堯、舜和“三后”。踵武:足跡。
13.荃(音quan):義同“蓀”,香草名,這里比喻楚王。中情:本心。
14.齌(音ji):火上加油的意思。齌怒:燃燒起怒火。
15.謇謇(音jian):盡忠而直言。
16.忍而不能舍:想忍耐卻止不住。
17.正:同證。
18.靈修:等于說“神明”,是對楚王的尊稱。
19.“曰黃昏”句:據(jù)洪興祖的考訂,這句是衍文,應該刪去。本詩此句未譯。
20.成言:有成約。
21.悔遁:因反悔而改變心意。
22.數(shù) (音shuo)化:屢次改變主意。
今譯
昔時三王有純粹的美德,
是因為有群芳匯萃。
雜種著花椒和肉桂,
豈只是白芷和蘭蕙?
那堯舜之所以成為光明正直的君王,
是因為他們遵循正路,走上了大道康莊。
那桀紂衣衫不整,行為亂狂,
貪圖捷徑而走向了滅亡。
群小們只知道營私結黨、享樂茍安,
哪兒管道路黑暗、充滿危險。
我哪兒是怕遭受禍殃,
我擔心的是國家的存亡。
所以我急急地奔前走后,
要追蹤效法前代圣賢的君王。
而您卻一點也不理解其中的情況,
反而大發(fā)雷霆——相信讒言的謗傷。
我也知道忠貞會帶來禍患,
但我寧可忍受禍患而不愿放棄理想。
我愿讓洞察萬物的上天來作證,
證明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君王。
您本來已與我有成約在先,
卻中道翻悔而改變。
我倒不怕被您疏遠而離去,
傷心的是國君多次改變諾言。
余既滋蘭之九畹兮, 又樹蕙之百畝1。
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2。
冀枝葉之峻茂兮3,愿俟時乎吾將刈4。
雖萎絕其亦何傷兮5,哀眾芳之蕪穢6。
眾皆競進以貪婪兮7,憑不厭乎求索8。
羌內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9。
忽馳騖以追逐兮10,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將至兮11, 恐修名之不立。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12。
茍余情其信姱以練要兮13,長顑頷亦何傷14。
攬木根以結芷兮15,貫薜荔之落蕊16。
矯菌桂以紉蕙兮17,索胡繩之纚纚18。
謇吾法夫前修兮19,非世俗之所服20。
雖不周于今之人兮21,愿依彭咸之遺則22。
【注釋】
1.滋、樹:都是栽種的意思,這里比喻培養(yǎng)賢人。畹(音wan),十二畝是一畹。蘭、蕙:比喻賢人。
2.畦:田隴,這里是動詞,指一隴一隴地種植。留夷、揭車、杜衡:都是香草名,并比喻賢人。
3.冀:希望。峻茂:高大茂盛。峻,同俊。
4.俟(si)時:指眾芳成長之時。刈(音yi):割;這里指收割。
5.萎絕:枯萎夭折,比喻所培養(yǎng)的人受到排擠迫害。
6.眾芳蕪穢:比喻賢者變節(jié)。
7.眾:指群小。競進:指爭先恐后地追逐利祿權勢。婪:與貪同義。
8.憑:滿,形容求索之甚。厭:滿足。求索:追求勒索。
9.興心:起意。
10.馳鶩:騎著馬奔跑。鶩(音wu)。追逐:指追求權勢利祿。
11.冉冉:漸漸。修名:高潔的名譽。
12.英:花瓣。落英:即落花。
13.信:果真。姱(音kua),美好。以:同與。練要:精誠而緊定。
14.長:永遠。顑頷(音kan han),形容臉色黃瘦,這里比喻因廉潔而貧困。
15.結:系,荀子《勸學篇》:“蘭槐之根是為芷。”這里的“木根”和“芷”泛指香草的根,比喻人立身的根本。
16.薜荔:香草名。
17.矯:舉,拿。索:作動詞用,指把胡繩搓成繩索。
18.胡繩:香草名,葉可作繩。:形容長長的一串。(音xi)。
19.謇:楚方言,語助詞。法:效法。前修:前代賢人。
20.服:用。
21.周:相合,相容。依:依據(jù)。
22.彭咸:舊說是殷時大夫,投水而死,恐不可信。彭咸可能就是傳說中的彭祖,彭祖名咸。遺則:遺留下的法則。
今譯
我曾經(jīng)培植了美麗的蘭草一片片,
又栽種了蕙草百畝田。
種下了芳香的留夷與揭車,
更有美好的杜衡與芳芷錯落其間。
期盼著她們枝繁葉茂,
期盼著收獲的季節(jié)早日來到。
即使枯萎凋謝也不可悲,
可嘆的是滿園芳草竟荒蕪污穢。
這些小人一個比一個更貪婪,
私囊已飽卻還把名利追逐。
他們原諒自己卻把他人猜度,
一個個勾心斗角相互嫉妒。
急匆匆馳騁追逐,
這不是我心中所急。
一歲歲、一年年眼看老之將至,
怕的是美好的聲名未曾樹立。
清晨時我飲用木蘭花的露水,
黃昏時我餐食秋菊的嫩葩。
我的內心既然的確是一個美好的世界,
面容為之憔悴又有何可怕。
手持木根編制精美的香芷,
上面串聯(lián)薜荔的花蕊。
采用肉桂又纏繞蕙草,
用胡繩編織成花繩有多俊美。
哦!我所效法的是古代的先賢,
不可能得到世人的認可。
雖然不能與世人相合,
我愿效法那投水而死的彭咸法則。
上一篇:宋祁《玉樓春》原文|賞析|翻譯|注釋
下一篇:屈原《離騷(片斷二)》原文|賞析|翻譯|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