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酹江月 淮城感興》
舉杯呼月,問神京何在?淮山隱隱。②撫劍頻看勛業事,惟有孤忠挺挺。宮闕腥膻,衣冠淪沒,天地憑誰整?③一枰棋壞,救時著數宜緊。④ 雖是幕府文書,玉關烽火,暫送平安信。⑤滿地干戈猶未戢,畢竟中原誰定?⑥便欲凌空,飄然直上,拂試山河影。⑦倚風長嘯,夜深霜露凄冷。
【注釋】 ①淮城:淮水邊的城市,疑指壽州(今安徽壽縣),漢代淮南王劉長、劉安父子曾在此建都,宋代屬淮南西路。②“舉杯呼月”句,語出李白《月下獨酌》詩:“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神京:指北宋國都汴京。淮山:指八公山,位于壽山附近。相傳淮南王劉安與八公同登此山,埋金于地,白日升天成仙。③腥膻(shan山):膻,羊臊氣,引申為類似羊臊氣的惡臭。此指故都汴京被金兵所蹂躪。張孝祥《六州歌頭》:“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衣冠:代指世家大族,也用來象征文明。④枰:棋盤。著數:圍棋的下子叫著數。⑤幕府文書:指前方軍事長官所發出的公文。玉關烽火:指邊地的戰爭。玉關,即玉門關,在甘肅。古時邊塞守兵發現外敵來犯,即舉狼煙烽火,作為報警的信號。⑥ 戢(ji疾):收藏。⑦山河影:即月亮里面的影子。傳說月中陰影是山河之影(見宋何䓕《春緒紀聞》卷七)。
【譯文】 舉起酒杯,呼問明月,故都汴京究在何處?可月色朦朧,惟見淮山影影幢幢。我撫拭利劍,頻頻相看,胸中激蕩著建立功勛的豪情,然而空懷一腔抱負,徒有忠心耿耿。皇室宮殿充斥著外敵的腥臊氣息,京城的衣冠文物也已蕩然無存。中原失地,誰去收復、誰去重整?國家大事猶如弈棋,棋成劣勢,應付的策略招數應當抓緊。雖然前方傳來緊急軍書,玉關的烽火不息,朝廷卻謊報戰事暫還平靜。滿地戰火煙塵尚未滅,淪陷的中原誰能平定?一想到此,我真想立刻駕霧騰云,上天驅除籠罩祖國山河的陰影。我心中不平高呼長嘯,夜色沉沉,寒風陣陣,霜重露冷。
【總案】 中原失陷,淮水便成了當時宋、金對峙的前線。作者身處瀕臨淮水的城市,遙望北方茫茫山河,不禁感慨萬千。他疾呼勵精圖治,清除戰爭之隱患,以求完成統一大業。詞作情調抑揚頓挫,時而哀怨,時而激昂,冀望甚切。結尾處浪漫的幻想,展現了詞人的理想壯懷,可無情的現實又使他深感失望。
上一篇:晏殊《踏莎行》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毛文錫《醉花間》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