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時命將定條枝②,天佑人歸捷報馳。無戰有征安絕域,壺漿簞食迎王師③。兩朝締構敢云繼,百世寧綏有所思④。好雨優霑土宇拓,敬心那為慰心移。
注釋 ①作于乾隆二十年(1755)。乾隆十年(1745),蒙古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策零死后,內部發生動亂。乾隆十七年,準部貴族達瓦奇乘亂奪得了汗位并擁兵反清。準噶爾部的動亂給廣大蒙古牧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他們強烈要求安定統一。加之原依附于達瓦奇的阿睦爾撒納歸附清廷,這些都造成了平準的有利時機。乾隆二十年春,清軍兩路進兵,達瓦齊軍土崩瓦解,清軍幾乎兵不血刃進抵伊犁。乾隆第一次平準之戰宣告成功。底定:平定。②條枝:古西域國名。此即指伊犁,為達瓦齊叛軍的大本營。③無戰二句:指平叛戰爭是正義的,所以百姓奉獻酒肉以迎王師。征: 古代指正義的戰爭。《孟子·盡心下》: “征之為言正也。”壺漿簞食:指軍隊受到人民的歡迎慰勞。簞:古代盛飯的竹器。漿:湯。壺漿句原注云: “據副將軍阿睦爾撒納等奏稱,大兵至伊犁,部眾持羊酒迎犒者絡繹載道,婦孺歡呼如出水火。自出師以來無血刃遺鏃之勞,敉邊掃穴實古所未有。”達瓦齊剿平后,阿睦爾撒納繼起叛亂,旋被平息,是為第二次平準之戰。④兩朝二句:意為繼承了前兩朝的武功,開創了百世安寧的局面。
上一篇:奕詢詠史(選二首)《蘇子卿》
下一篇:廷奭《讀先內舅柏相國靜濤公(葰)遺草感題長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