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瑩《五言詩·秋日湖上》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薛 瑩
落日五湖游,煙波處處愁。
浮沉千古事,誰與問東流。
【原詩今譯】
在那秋日的傍晚,我泛舟五湖,
煙波浩淼,處處引起我的傷愁。
興亡和勝敗,即是千古的歷史,
何須再去問那濁浪滔滔的東流。
【鑒賞提示】
夕陽斜照的黃昏,詩人蕩舟五湖,所見只是煙靄沉沉,水波微動,于是,內心不由升起一種惆悵愁苦的思緒。然而,這種愁苦并非僅僅因為“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由日落和秋天的蕭殺而引發的人生易逝的感觸,也不是因為 “煙波” 之自然景物喚起了詩人心靈深處似乎與其有某種神秘對應關系的消極心理。詩人在這首兩句里只是表現出自己的愁緒,于是形成一點小小的跌宕,和“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先說愁事次說愁緒的寫法稍有區別。后兩句點明了詩人愁思之所在,原來,詩人挾持者甚遠,他是在為“千古沉浮”傷感!這里,很自然地與第一句“五湖”照應起來。所謂五湖,為太湖五灣之統稱。相傳春秋時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滅吳后,功成身退,駕扁舟游五湖上。詩人正是沿著這一條思路,由五湖而聯想到范蠡,由范蠡而想到千年以來,江山代謝,世事滄桑,不免良有感慨了。但詩人之感慨又并非僅僅因為憑吊五湖舊跡,發思古之幽情。詩人的感慨里包含著深切的時代感。詩人生活在晚唐的文宗時代,唐王朝的鼎盛氣象早已不復存在,只剩下日薄西山的幾絲游氣。距文宗不過幾十年后,便爆發了王仙芝、黃巢領導的農民大起義。詩人生活在這樣一個山雨欲來的時代,自然會預感到種種沒落的氣氛。這一切,在詩人心中和落日景象、浩淼煙波、五湖遺跡激起的歷史感融匯在一起,怎能不使人生萬端感慨,抱一懷愁緒呢?最末一句,巧借反問,尤能啟發讀者的審美想象。因為這樣的收束隱藏了詩人對這千古興亡事的主觀評價,無論其歷史的價值取向,還是現實人生的價值取向,我們似乎都不好說詩人確切表明了自己的某種態度。在細細的玩味中,我們唯一能明確感受到的,只是一種無可奈何的落寞心境,一種在對歷史與現實的審視中企圖超出物外、擺脫俗世的超越感。這樣,我們就又回到了“五湖”的典故。因為范蠡的故事正蘊含著這樣一種超越感。以五湖之境始,以五湖之意終,一明一暗,首尾呼應,表現出詩人精巧的構思。
上一篇:耿湋《五言詩·秋日》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程顥《七言詩·秋月》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