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湋《五言詩·秋日》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耿 湋
返照入閭巷,憂來誰共語。
古道少人行,秋風動禾黍。
【原詩今譯】
夕陽的斜照,射入了深深的閭巷,
有誰和我說話,排解新來的憂傷。
古道荒涼,黃昏時很少看到行人,
秋風掀動莊稼,我愁思綿綿無量。
【鑒賞提示】
這是一首抒發(fā)感傷情緒的詠史詩。
曾經(jīng)繁榮鼎盛的唐王朝經(jīng)過“安史之亂”后,山河寥落,城鄉(xiāng)破敗。尤其是昔日繁華熱鬧的古城長安,今日更呈現(xiàn)出一派蕭條凄涼的景象。面對此情此景,詩人感慨萬千,無盡的悲哀涌上心頭。這首詩就是詩人當時心情的真實寫照。
詩一開始從寫靜態(tài)的景入筆: 一抹夕陽的余暉斜照在還留有殘磚破瓦的街巷上。這凄涼的秋暮景色,不禁使詩人觸景傷情,憂從中來。一場戰(zhàn)亂,使國家元氣大傷,人民倍受苦難,這怎能不讓詩人悲苦憂傷呢?此時詩人多么希望有人能來聽他訴說心中的憂傷。若能如此,或許能消釋一點壓在詩人心頭的憂傷。首聯(lián)的下句緊承上句“憂來誰共語”,可是環(huán)顧四周,竟空無一人,沒有誰能來聽自己傾訴。心中的萬千悲苦只能像潛流一樣在內(nèi)心深處涌動而無法傾瀉。這兩句詩,景中有情,情隨景生。詩人以樸素簡練的語言,點染出了自己面對垣頹壁殘的空城時的悲哀,而此時的空城又恰恰是秋天里“返照入閭巷”時分的空城,這就更濃重地渲染出了作者此時的悲涼心情。
詩的后兩句把人們的視線從“返照入閭巷”的近景引向了遠景:在冷清的古道上幾乎看不到行人,只見古道旁雜草叢生的田野里,禾黍在秋風中瑟縮發(fā)抖。昔日喧鬧的古道上,只有秋風吹禾黍發(fā)出的肅殺凄涼的聲音,這聲音使古道顯得越發(fā)空曠寒寂,聽了愈使人愁緒紛亂,心情悲傷。這里,“秋風動禾黍” 一句還暗合了 《詩經(jīng)·王風·黍離》之意。《詩序》說: “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即西周故都),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周室之顛覆,彷徨不忍去。”作者在這里貼切自然地借“黍離之悲”抒發(fā)了昔盛今衰、無限惆悵之感。這兩句詩像是為一幅已經(jīng)十分黯淡凄涼的畫卷增添了一個更廣闊、更悲涼,從而意蘊也更深沉的背景。詩人在后兩句詩中以極其洗煉傳神的筆墨輕輕地勾勒了幾筆,雖無一字言“憂”,而“憂”意早已溢出言外,悠長不盡。
這首詩以樸素自然的語言,從寫靜態(tài)的景開始,又以動態(tài)的景結(jié)束,其間由景而情,又由情而景,以景結(jié)情。這種寫法尤能使詩意余象外,蘊藉雋永。
上一篇:陸游《七言詩·秋思》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薛瑩《五言詩·秋日湖上》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