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晁端禮·江城子》晁端禮
晁端禮
石榴雙葉憶同尋。 卜郎心。 向誰深。 長恁嬌癡①,尤殢怎生禁②。內樣雙眉新畫得③,還印了,在羅襟④。相思幽怨付鳴琴⑤。望來音。久沉沉。若論當初,誰信有如今。瘦盡標容羞見也⑥,明鏡子,任塵侵。
注釋 ①恁(nèn):這么,這般。②尤殢(tì):形容男女相悅,戀昵不離,纏綿親好。 殢,引逗。 宋柳永《浪淘沙慢·夢覺》:“殢雨尤云,有萬般千種,相憐相惜。”③內樣:宮廷流行的樣式。④羅襟:質地輕柔華美的絲織衣服。⑤幽怨:郁結于心的愁恨。⑥標容:美麗的容顏。
鑒賞 這是一首相思詞,亦是一首摹寫婦女心思情態之作,但無其慣常描寫歌筵酒席間男歡女愛的輕薄,反有令人佩嘆的端莊,讀來亦是千回百轉。
詞的開篇一反閨怨哀思以春花秋景起筆的慣用之法,而以“石榴雙葉憶同尋”渲染了明艷的色彩和歡愉的心情。石榴在夏季開花,好像有意不與百花爭春,待春花凋盡,才晚花獨芳。喜石榴而非春花,可見這個多情的女子品性高潔;而石榴葉間又留下了她和情人多少美好的回憶呢?“尋”字獨特之處,在于表現了女子并不像很多怨婦一般把自己拘囿在室內,只是憑欄癡望,但同樣表達了女子濃烈的相思之情,想要尋找昔日的點點滴滴來慰藉相思之苦。也正是在他們曾經有過美好回憶的石榴葉間,勾起了女子的擔心——“卜郎心。向誰深”,如今你的心,究竟深深地向著誰呢? 縱然曾經共美好,可是揣摩不到男子的心,還是讓女子心里不安。因此,往昔最動人的歡愉又涌上女子的心頭。“長恁嬌癡,尤殢怎生禁”,此句多用來形容女子長得天真可愛而不解事的樣子,因此更惹得無數男子動心,纏綿反復。柳永《促拍滿路花》(香靨融春雪)中這么一句“最是嬌癡處,尤殢檀郎,未教拆了秋千”,就是此番寫照。而詞人在《木蘭花·玉樓春》中的一句話“嬌癡。最尤殢處,被羅襟、印了宿妝眉”則融會了本詞上闋結尾兩句,表現了他們往事中極為隱秘而又歡愉的場面,意思是說宮內新流行的眉毛的樣式,還印在了羅襟上。夫妻畫眉,原本典自西漢張敞為妻畫眉,后詩詞中頻繁出現“畫眉”,以表現恩愛。
與上闋歡愉的回憶相逆的是,下闋重點表現了女子的相思之苦。“相思幽怨付鳴琴”,是說女子無以為寄,只好借彈琴消遣深深的愁怨,女子高雅脫俗的形象脫穎而出。一句“望來音。久沉沉”,看似一筆帶過,卻情深意切,“久”是因為思念之切,因而愈覺得音信渺茫。在悠悠渺渺的琴聲中,我們或許能聽見女子一聲輕嘆:“想起當初的相知相惜,誰相信會有如今的情景呢?”如今音信全無,如今盡銷“嬌癡”,只剩得“瘦盡標容”。美麗的容顏“為伊消得人憔悴”,以致女子覺得再羞于見君。“明鏡子,任塵侵”自是女子不堪臨鏡的真實寫照,這種情境,在中國古詩詞中比比皆是。“自君之出矣,鸞鏡空塵生”(唐李咸用《自君之出矣》),“起來人未梳頭。任寶奩閑掩,日上簾鉤”(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以表現相思之苦而無心妝容。
本詞單看下闋,并無新意。但綜觀全詞,上闋極寫歡愉,下闋再抒相思,相反相生,以甜襯苦,自是真實可信,表達得恰到好處。亦可借用黃蘇在《蓼園詞選》中所說“總見多情之苦耳。妙在意思忠厚,無怨懟口角”,總括全詞。(龔遠會)
仕女圖 【五代】 周文矩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上一篇:《兩宋詞·蘇軾·江城子》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秦觀·江城子》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