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耒《七言詩·寒夜》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杜 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原詩今譯】
寒冷的夜晚客人來了以茶當酒,
茶湯沸騰不已,爐火屑兒初紅。
窗前如水的月輝和平時一個樣,
也有不同啊,就是梅花的香馨。
【鑒賞提示】
隔與不隔,是我國清末著名文藝評論家王國維區別詩詞藝術境界優劣的重要標準之一。所謂“不隔”,即要求作者在詩中寫出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 (王國維《人間詞話》)假如我們用這個標準來衡量,杜耒的這首《寒夜》確實堪稱為不可多得的一首好詩。
在詩的前兩句中,作者為我們勾勒了一幅多么富有色彩感的圖畫啊!——在一個寒冷的夜晚,作者的好友不邀而至,主人立刻獻上熱茶為他驅寒。接著,賓主二人圍著竹爐坐定,爐中炭火初紅,爐上茶水沸騰,發出咝咝的響聲……。詩中描繪的景象閉目可見,炭火的溫暖和茶水的熱氣撲面而來,真可謂“不隔”了!然而更妙的是,這兩句詩不僅寫景“豁人耳目”,其言情更是“沁人心脾”。“寒夜客來”四字,不僅點明了“客來”的具體環境,同時也隱隱道出這“客”并不是一般的客,而是和作者志同道合、情意深厚的客,否則絕不會在“寒夜”來拜訪。而“茶當酒”三字更是妙不可言,一方面,它進一步說明了主人的豪爽和真誠,主人和賓客的交誼非同一般; 另一方面,它又說明主人的生活雖然并不富裕,沒有酒肉招待朋友,但他卻自甘淡泊,泰然處之,這樣,“主人”對生活的態度和他的追求也就自在其中。“竹爐湯沸火初紅” 進一步渲染主人和賓客之間的這種赤誠相見的真情。這里,爐子是熱烘烘的,火是紅的,茶湯是滾燙的——在冷冰冰的“寒夜”中,還有什么比這些更為親切,更可寶貴的呢?它不也正是作者對朋友的一片火熱的心嗎?
詩的后兩句不僅寫得更為鮮明生動,而且意思也進了一層。“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表面上看,這兩句詩似乎與前面的“客來”沒有什么關系,但實際上,“梅花”二字妙語雙關。一方面,這可以被解釋為賓主二人喝著茶、烤著火,欣賞著窗外的月光下初放的梅花,陶冶著自己的雅興;這樣,說“才有梅花”便使窗前的明月增加了許多不尋常之處,不僅強調了詩的畫面感,而且也寫出了賓主二人追求的高雅情趣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梅花”又暗示了朋友品格的高尚,他的“寒夜”到來不只是滿室生輝,就連“尋常”的“窗前月”也變了樣子!這樣,寒夜客來,主人以茶代酒;爐火初紅,茶湯沸騰等和“窗前月”“梅花”一下子就構成了一幅優美和諧的生活圖畫,它既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景,又把“情”表現得那么真切動人,“沁人心脾”,真是其“妙處唯在不隔”了!
上一篇:李嘉祐《七言詩·寄王舍人竹樓》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韓翃《七言詩·寒食》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