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盤珠·踏莎行》原文賞析
春 柳
曉月離亭,斜陽古渡,有時遮斷行人路。桃花作伴過清明,誰家池館藏煙雨。
拂岸千絲,縈橋萬縷,影隨流水何曾去。笑他無計綰東風,東風吹起漫江絮。
這是一首詠柳詞。上片用作賦的方法,鋪陳描寫生長在各種環境給人以不同美感的柳,其中有兩個方面:一是寫離亭古渡曉月夕陽之柳,給人以凄然惆悵的意蘊; 一是寫春風池館妝點韶光之柳,給人以清雅怡悅的感受。開首三句寫的是第一個方面?!皶栽码x亭,斜陽古渡”為對句,“曉月”“斜陽”景本凄清,“離亭”、“古渡”則為送別之地?!坝袝r遮斷行人路”一句,雖未直接畫出楊柳,但卻巧妙地暗示出楊柳為離人添愁的情韻。試想那離亭邊、古渡頭,行行春柳,郁郁層蔭,形成一片片綠色的屏障,它們無情地遮斷了離人們的凝望,阻斷了離人們情意的系連。此時,離別后的萬千愁緒,仿佛都融進了楊柳的萋萋翠色之中?!疤一ㄗ靼檫^清明,誰家池館藏煙雨”兩句,寫另一方面。青青楊柳與艷艷桃花結伴,紅桃綠柳相映成春; 柳樹倩影婆娑,掩映池館,浮青泛翠,藏雨含煙,一展清雅恬靜的景觀。“誰家”是虛指,非實寫。設一問語,聲情搖曳,平添意趣。
下片繼續描寫柳,卻溶入作者的深心了。首二句也用對句: “拂岸千絲,縈橋萬縷”。春日是楊柳的季節。垂條千絲,柔枝萬縷,拂岸縈橋,舞風弄姿。楊柳占盡春光、悠然自得的意態,好似它已經是能自主自立的生命。然而事實并非如此,作者提出疑問: “影隨流水何曾去? ”楊柳傍水,倒影倩倩,看來它已許心長河,寄情流水,可是逝水湍流,柳影卻依然留在原處,它并不曾隨水同去。由此看來,楊柳之于流水,只是一種虛情的應諾和假意的殷勤了,它是“輕浮”的,并不能自矜自重。緊接著是詞人一個意含輕哂的句子:“笑他無計綰東風”。“東風”意可雙關,既指春風,亦指春光。本詞里似更重后者。“綰”,系也。此句意為,楊柳不能牢牢系住春光,它一任自家臨風搖曳、嬉戲于春光中,然而春光是不能永存的。結句“蒙蒙吹起漫江絮”,寫出春柳在春風的吹拂中漸漸老去。綿絮紛飛,蒙蒙滿空,橫江風起,散漫無蹤。下片中詞人寫柳,采用了擬人的手法,寫春柳與流水的“關系”,寫柳樹在春光中“老去”,借此寓意,表現人間的關系和某種人物的品性。特別是一個“笑”字,表明作者的自信,以及俯瞰人生從中獲得的識見。結合作者女性的身分和氣質,可知她是有意鄙薄世俗生活中某些輕浮的人物,嘲笑那種于優游、嬉戲中虛度時光的人生態度。下片是本詞立意的關鍵。
莊盤珠另有《蘇幕遮·柳絮》一詞,其中描寫柳絮任風吹卷、飄泊無依,反映了封建社會婦女不能自主命運的不幸和痛苦。兩相比較,本詞具有更豐富的內涵。作者聯系自己的人生體驗,寫出自己對超越世俗的高尚人品的追求。因此這首詞亦可視作詞人清雅高逸志趣的藝術表現。
上一篇:《陳霆·踏莎行》原文賞析
下一篇:《張景祁·酹江月》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