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詩詞鑒賞《紅樓夢曲十四首(其三)》枉凝眉
枉凝眉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這支曲子是詠林黛玉的。寫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預示林黛玉將因“心事終虛化”而淚盡夭亡。凝眉,即蹙眉、皺眉。林黛玉“眉尖若蹙”,又名顰兒,故此曲名曰《枉凝眉》,即枉自蹙眉枉自愁的意思。
林黛玉是小說《紅樓夢》塑造的三個最主要的藝術典型之一。她是賈母的外孫女,賈寶玉的表妹。林黛玉雖也是侯門出身,可惜早已敗落,到她父親林如海時,已降到做一個揚州鹽政官的地步,加之林黛玉早年喪母,后又亡父,不得不暫住賈府,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由于種種不幸的遭際,使這個美麗聰穎的少女從小就養成多愁善感、孤標自傲的性格。她蔑視權勢,渴望自由,盡管“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她也不肯向污濁的環境妥協。在榮國府只有林黛玉從不勸寶玉去“立身揚名”,賈寶玉也因此更加深敬林黛玉。他們由兩小無猜發展為真摯的愛情,而林黛玉則更是以她整個生命譜寫了一曲纏綿哀艷的戀歌。
首二句“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熱情贊美林黛玉、賈寶玉品質的高潔。閬苑,傳說中的仙境園林。仙葩,即仙花。因林黛玉原是靈河岸邊三生石畔一株絳珠仙草轉生的,故稱她是閬苑仙葩。美玉無瑕,指賈寶玉。因為他本是由女媧氏補天時未被選用的一塊仙石幻化為神瑛侍者下世為人的,故稱他美玉。瑕,指玉石上的疵點。美玉無瑕,既贊美賈寶玉身世的不凡,又贊譽他品質的高潔、脫俗。僅此二句,作者即用最凝練最傳神的語言描繪出了寶、黛二人最本質的精神特征,抒發了他對寶、黛真摯熱烈的贊美之情。
“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寫寶、黛愛情艱難曲折的歷程,追尋造成寶、黛愛情悲劇的原因,語言也極為簡練、概括。面對純真愛情成為泡影的嚴酷現實,令人既悲慟憂憤,又迷惑不解?!叭粽f”四句,可以說正是這種心理狀態的集中表現。作者相信黛玉與寶玉的愛情是命中注定的“奇緣”,若不是一種奇緣,為什么偏偏讓林黛玉遇到他呢?但是緊接著作者又否定了這種“奇緣”之說,因為倘若真的是命中注定的奇緣,就應當讓他們的愛情理想變為現實,可嚴酷的現實卻是“心事終虛化”。虛化者,化為虛幻泡影也。這是對寶黛愛情理想破滅的形象化說法。
“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睂憣?、黛二人被無情拆散后,天各一方,相互牽掛、相互思念的情景。嗟呀,悲傷嘆息的意思。牽掛,即惦記、掛念。二句是說,一個(黛玉)為對方(寶玉)的不幸遭遇徒然悲嘆,一籌莫展;一個(寶玉)為對方(黛玉)的生命安危日夜惦念,也是白費心思。曲中所寫的這種寶、黛二人遠隔兩地、相思而不得相見的情節,反映了曹雪芹八十回以后佚稿中的原意,在程、高續書后四十回中是沒有的,可見續書中對寶、黛愛情結局的描寫,與曹雪芹原意并不完全相符。
“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寫寶、黛愛情理想雖然美好但終究不是現實。水中的月亮,鏡中的鮮花,雖然令人一時賞心悅目,但可惜都是虛幻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影子,用以比喻寶、黛愛情理想的破滅,十分形象。
“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寫黛玉為思念寶玉淚盡而亡。曹雪芹寫林黛玉原本是靈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絳珠仙草,為報答神瑛侍者灌溉之恩,決意以全部淚水來償還?!皽I盡而亡”,正是實現了她以淚還債的諾言?!扒锪鞯蕉M,春流到夏”,或許就預示了林黛玉從愛情變故的發生到最終淚盡而亡的具體時間。因為《紅樓夢》八十回以后的原稿已經散佚,今天的讀者已難以看到曹雪芹筆下的黛玉之死究竟是怎樣的情景,于是人們便根據前八十回提供的種種線索和脂硯齋評語等有關資料作出許多探佚和猜測。如有人根據曲中“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等語句和有關資料推測,黛玉之死與她的婚姻問題無關,她既非死于賈府上下對她的冷淡厭棄,也非因為寶玉娶了寶釵,而是因為賈府事敗被抄,寶玉被拘于獄神廟,彼此音訊隔絕,吉兇未卜,黛玉因思念寶玉,日夜啼哭,以至“淚盡而亡”。至于寶玉與寶釵結合則是黛玉死后的事情。賈府事敗發生在秋季,黛玉則死于次年的“春盡花落”之際,故曰“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當然,無論人們對寶、黛愛情悲劇的結局作出怎樣的探佚,無論人們對黛玉之死的原因有怎樣不同的猜測,都無礙于我們對曲文本身的閱讀與欣賞。當我們反復吟詠著這纏綿流轉、如泣如訴的曲文時,誰能不由衷地贊美它是一首情感沉摯的抒情佳作呢!
上一篇:《紅樓夢曲十四首(其七)》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紅樓夢曲十四首(其九)》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