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赫(1676——1747),又作賽爾赫,字曉亭,一字慄庵,號北阡季子。為清太祖努爾哈赤母弟穆爾哈齊之曾孫,輔國將軍泰蔭布之子。雍正間官倉場侍郎。乾隆十二年,授兵部右侍郎,未到任即卒,享年七十一歲。塞爾赫襲封奉國將軍爵,有《曉亭詩鈔》一部存世。集首有允祁序,附李鍇所撰《家傳》。《清詩紀事初編》云:“乾嘉時所最惡者,宗室旗下染漢人習氣。”乾隆二十年,胡中藻詩獄,牽涉到鄂昌,于鄂昌家中抄查出塞爾赫的《曉亭詩鈔》,乾隆帝以此喻戒八旗,把塞爾赫當做反面教員。今觀《曉亭詩鈔》,確有不少諷刺現實之作,如《馬射行》、《天津鹺關》、《夏日走筆贈隋海侯》、《竹闌行》、《杏山》等詩,均涉筆時事,婉而含諷。《出喜峰口》、《古北口》諸篇,則詠山水民情。還有的詩摹寫社會風俗,如:《京都上元竹枝詞》、《天津竹枝詞》等。與屈復、李鍇均有唱和贈答,如: 《論詩口占》、《壽屈悔翁》等。《曉亭詩鈔》乃詩人之子鄂洛順校編。法式善《存素堂初集錄存》卷十四《題曉亭詩集》云:“歸愚宗伯,不滿曉亭詩。盡取恢奇語,選樓刪削之。此編采沉郁,當日苦吟思。咫尺匡廬面,晤當秋霽時。”法式善奉校《八旗詩集》,所見甚博,見解足可借鑒,詩中對沈德潛僅憑個人好惡以貶曉亭詩的觀點頗不以為然。
上一篇:玄燁《塞上宴諸藩》
下一篇:永忠《夏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