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文震亨2
香茗之用,其利最溥3,物外高隱4,坐語道德5,可以清心悅神。初陽薄暝6,興味蕭騷7,可以暢懷舒嘯。晴窗拓帖8,揮麈閑吟9,篝燈夜讀10,可以遠辟睡魔11。青衣紅袖12,密語談私,可以助情熱意。坐雨閉窗,飯余散步,可以遣寂除煩。醉筵醒客,夜雨蓬窗,長嘯空樓,冰弦戛指13,可以佐歡解渴。品之最優者,以沉香岕茶為首14。第烹煮有法15,必貞夫韻士16,乃能究心耳17。志香茗第十二18。
1茗:茶。2文震亨(1585-1645):字啟美,明末畫家、作家。有《長物志》。3利:好處。溥(pu):廣大;眾多。4物外高隱:世外隱居的高人。5道德:談論為人之道。6初陽:晨曦,此指早晨。薄暝:傍晚。7蕭騷:煩擾懊惱。8拓(ta)帖:臨摹古人碑帖。9揮麈(zhu):揮動麈尾(即拂塵)。晉人清談時每執麈尾揮動以資談助,后因稱清談為揮麈。10篝燈:以籠罩燈。11辟:同“避”。12青衣:漢以后以青衣為卑賤者之服,故稱婢為青衣。紅袖:指美人。13冰弦:指琴弦。戛:象聲詞,指琴弦鳴響的聲音。14齊(jie)茶:茶名,產于浙江長興縣。15第:但。16貞夫韻士:指超俗高標的文士。17究:推尋,探求。心:指岕茶的本質。18志:記。
【析點】 這篇詠茶短文可以說是一篇茶德頒。茶作為飲用之物,好處極多。無論是高人隱士、騷人墨客,還是才子佳人、酒徒醉客,都用以清心悅神、暢懷舒嘯,或遣寂除煩、佐歡解渴。飲茶在人們生活中具有多種多樣的奇妙功效。然而飲茶需要清閑脫俗的氣氛和優雅從容的意興,與庸人“驢飲”自然不同,不僅滿足消渴生津之生理需要,更要求有修道養性的效用。飲茶而及人品,是中國茶道的一大突出特點。宋徽宗《大觀茶論序》提倡飲茶要體現“沖澹閑潔、韻高致靜”的品性,明·屠隆《考槃余事·人品》云:“茶之為飲,最宜精形修德之人。”更強調飲茶者人品的重要。作品中的“貞夫韻士”就是指超塵脫俗的高標之士,必須有如此人格,才能體會茶之愜心足意。這反映了中國士大夫力求以小見大的涵養和品性,飲茶由技而進為道,茶道便成為中國士大夫精神面貌的一種象征
上一篇:《首飾衣裳》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驪山詩案》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