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七言詩·七夕》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杜 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原詩今譯】
白色燭光映畫屏使人感到秋涼,
輕羅小扇撲打螢火蟲東飄西蕩。
露天的石階在深夜里冰涼如水,
躺在那兒遙看天上的織女牛郎。
【鑒賞提示】
這是首寫宮女秋夜孤寂愁怨的詩。在這首詩里有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說作為襯景,從題目到結尾,貫穿始終。相傳天上的織女思凡,和牛郎結為夫妻。因觸犯了天規,被罰在天河兩岸,每年只能在七月初七傍晚相聚。詩題“七夕”,也就是他們團圓的時刻。每當夜空晴朗星河燦爛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看到銀河兩岸各有一顆很亮的星星,一邊是牽牛星,一邊是織女星。杜牧用這個神話傳說入詩,既點出了時間,又以此意為背景,與所描繪的宮女的現實生活融為一體,蘊藉深遠。
首句“銀燭秋光冷畫屏”是寫宮女居室內清寂的環境。銀燭,指蠟燭光。冷畫屏,指繪有彩畫的屏風在燭光的映照下顯出寒意。冷字,此處作動詞用。這句是說秋夜的燭光照在畫屏上,發出陰冷、黯然的寒光。這里已透露出凄清孤獨的氣氛,見出宮女精神上極度的冷寂和空虛,為下句撲螢作好了鋪墊。
次句“輕羅小扇撲流螢”,寫宮女不勝寂寞,來到戶外的行動。輕羅小扇,絲質的團扇。撲流螢,暗示她秋夜無聊,只好用這種方式來排遣愁悶,消磨時光。撲字用得很妙,幾乎是不可替代。它使人們聯想到宮女撲蓋飛螢時,那生動的表情、輕盈的身姿和靈活的步態。給前句銀燭映冷屏的暗淡氣氛稍增暖色,這并非閑情逸趣,只是一種苦中作樂的自娛,其中的酸楚溢于詩外。
最后兩句“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寫夜已深,宮女仍不愿回到冷寂的屋里就寢,而是臥在冰涼的石階上,遙望著牽牛織女星獨想心事,流露出她對真摯愛情的渴求。“涼如水”是雙重比喻,指“天階”涼如水;又比喻“夜色”涼如水。重點是在夜色。“臥看”句點明題意,與七夕相吻合。它把宮女的心事含蓄而淋漓盡致地揭示出來,而且曲盡其妙,她似乎想到牛郎織女的命運雖說不幸,但他們尚有七夕可以相逢,而自己恐怕紅顏老死,也無出頭之日;又似想到自己如不在深宮中,也能和普通女子一樣,獲得甜美的愛情,享受夫妻之樂,那該多幸福啊! ……此處將天上人間暗中作了一番對比,天上已是高處不勝寒,仍被生活在人間的宮女所羨慕,那么,宮女的凄涼、寂寞就可想而知了。
杜牧一向主張文章“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之兵衛。”此詩便是極好的實踐。就意來講,它以一個宮女孤寂的生活為側面,概括出皇宮深院的生活,是對封建上層社會摧殘婦女的控訴,因而具有一定的現實性。就氣來說,此詩以幽怨冷清之氣輔助全詩,慘淡的燭火,幽暗的畫屏,冰涼的夜色無不烘托出這一氣氛。就辭采章句而言,自初夜寫到深夜,層層描繪出來,宛然為宮人作了一幅幽怨圖。雖然詩不言怨,而怨情顯露言外。
這首詩布局精巧,從室內寫到室外,從動態寫到靜態,從外形動作寫到內心活動,絲絲入扣,含蓄委婉,讀來余味無窮。
上一篇:楊樸《七言詩·七夕》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七言詩·七言詩卷下》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