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周邦彥·解語花》上元
周邦彥
上元
風(fēng)銷絳蠟①,露浥烘爐②,花市光相射。桂華流瓦③,纖云散、耿耿素娥欲下④。衣裳淡雅,看楚女纖腰一把⑤。簫鼓喧、人影參差⑥,滿路飄香麝⑦。因念都城放夜⑧,望千門如晝⑨,嬉笑游冶。鈿車羅帕⑩,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11)。年光是也(12),惟只見、舊情衰謝(13)。清漏移(14)、飛蓋歸來(15),從舞休歌罷。
【鑒賞】 關(guān)于此詞的寫作地點和年代,周濟 《宋四家詞選》 謂是“在荊南作”,“當(dāng)與 《齊天樂》 同時”; 近人陳思 《清真居士年譜》 則以此詞為周邦彥知明州 (今浙江寧波) 時作,時在徽宗政和五年 (1115)。均無確據(jù)。此詞大約是作者晚年在外地任職時所寫。詞的內(nèi)容是描寫上元節(jié)的盛況,同時撫今追昔,感嘆流年,自傷身世。
上闋寫眼前元宵之景。起筆三句寫燈火。前兩句先抑,寫通明的紅燭在風(fēng)中逐漸被燒殘而銷蝕,蓮花燈好像被清露沾濕了,燈火似要熄滅,“花市光相射” 驟然揚起,說明元宵的燈火是隨銷隨點、始終燈火通明的。“桂華” 兩句轉(zhuǎn)寫月。如水的月光灑在屋頂瓦上,薄云消散,惹得嫦娥也想下來觀看元宵的燈火。這兩句不僅寫了月光的皎潔,同時寫出了它的姿容絕代,色相兼?zhèn)?(桂華一詞含有桂子飄香之意)。接著寫游人。“衣裳” 兩句突出刻畫了賞燈的嬌美動人的年輕女子形象。一 “看” 字暗示了作者已是遲暮,僅能旁觀,無力親與的傷感,自然轉(zhuǎn)入對年少冶游的回憶。結(jié)尾三句實寫了元宵節(jié)熱鬧的場景氣氛。上闋既寫了天上的月光與仙女,又寫了人間的燈火與美女,分不清孰是天上,孰是人間,非常巧妙地描寫了元宵的歡樂盛景。
下闋則由眼前之景回憶和聯(lián)想當(dāng)年汴京元宵舊事。用 “因念” 二字領(lǐng)起,過渡自然,前三句回憶當(dāng)年元宵節(jié)那天,夜禁開放,千門萬戶張燈結(jié)彩如同白晝,人們嬉笑游玩的熱鬧氣氛。“鈿車” 三句描寫青年男女的忘情追逐,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員。這是作者回憶的重點,也是引起作者感傷的關(guān)鍵。接著轉(zhuǎn)入嗟嘆身世: 年年元宵都是一樣熱鬧非凡,可惜物是人非,歲月不待人,舊日豪情早已一去不返,流露出人世滄桑的惆悵。結(jié)尾三句寫作者無復(fù)往日縱情歌舞的閑情逸致,只有提前乘車歸去,極寫了今昔心理的強烈對比、萬念俱灰的痛楚心情。
此詞構(gòu)思巧妙,措辭精粹。
上一篇:《周邦彥·西河》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陸游·訴衷情》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