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雅小雅魚藻之什·苕之華》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苕之華,蕓其黃矣。①心之憂矣,維其傷矣。
苕之華,其葉青青。②知我如此,不如無生。③
牂羊墳首,三星在罶。④人可以食,鮮可以飽。⑤
【注釋】 ①苕(tiao條):即凌霄,蔓生,開黃花。蕓:黃色深濃的樣子。②青青:同“菁菁”,形容葉子茂盛。③無生:不出生。④牂(zang臟)羊:母羊。墳:大。三星:星宿名。罶(liu柳):魚簍。⑤鮮:少。
【譯文】 凌霄花兒開,顏色鮮又黃。心中憂愁啊,多么悲傷。
凌霄花兒開,綠葉密又盛。早知我如此,不如不出生。母羊體瘦大腦袋,魚簍空空映星光。年荒勉強混上吃,很少有人飽饑腸。
【集評】 宋·朱熹:“詩人自以身逢周室之衰,如苕附物而生,雖榮不久,故以為比,而自言其心之憂傷也。”(《詩集傳》卷十五)
·清·王引之:“蕓其黃矣,言其盛非言其衰,故次章云其葉青青也。詩人之起興,往往感物之盛而嘆人之衰。……然則苕之華蕓其黃矣云云,苕之華其葉青青云云,物自盛而人自衰,詩人所嘆也。”(《經義述聞》卷六)
清·姚際恒:“此遭時饑亂之作,深悲其不幸而生此時也,與《兔愛》略同。”(《詩經通論》卷十二)
清·王照圓:“華落葉存,草不久也,生而憔悴不如死之安也。”(《詩問》卷四)
清·牛運震:“較生不如死,語意更翻進一層,水陸凋敝,只二語,寫得荒寂滿目,捫紙思之,不能再為著筆。較說不得食,更為曲盡,辭極疏簡,意極危慘。”(《詩志》卷五)
清·方玉潤:“(三章)沉痛語,不忍卒讀。奇僻!”(《詩經原始》卷十二)
【總案】 《序》云:“大夫閔時也,幽王之時,西戎、東夷交侵中國,師旅并起,因之以饑饉。君子閔周室之將亡,傷已逢之,故作是詩也。”今按,此詩短短三章,恐怕包含不了詩序賦予它的那么多主題。前二章都是鋪敘,寫愁苦交加,第三章曲終主題現,點出致使詩人產生“早知如此,不如無生”想法的原因——饑荒。三章層層深入,充分抒發了悲苦之情,寫景洗練概括,生動逼真,烘托出凄涼的氣氛。
上一篇:詩經《國風·衛風·芄蘭》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詩經《雅·小雅·魚藻之什·菀柳》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