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顆山》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唐·李白詩《戲贈杜甫》:“飯顆山頭逢杜甫,頭戴笠子日卓午。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又,唐·孟棨《本事詩·高逸第三》:“(李)白才逸氣高,與陳拾遺齊名,先后合德。其論詩云:‘梁陳以來,艷薄斯極,沈休文又尚以聲律,將復古道,非我而誰與?’故陳、李二集,律詩殊少。嘗言興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況使束于聲調俳優哉!故戲杜曰:(詩已見上,略)……蓋譏其拘束也。”
【釋義】李白戲贈杜甫詩中有“飯顆山頭逢杜甫”句。據《本事詩》,此為李白譏杜甫太過于推敲格律的詩作。又,李白此詩載《本事詩》、《摭言》等書。飯顆山,一作長樂坂,在長安附近。
【例句】飯顆山頭,錦官城外,典盡春衣。(鮮于必仁小令〔雙調·折桂令〕《杜拾遺》)小令寫杜甫事,因而用李白詩句。
上一篇:元曲典故《飯后鐘(齋后鐘)》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鵝溪繭(鵝溪絹)》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