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召南·野有死麕》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①有女懷春,吉士誘之。②
林有樸樕,③野有死鹿。白茅純束,④有女如玉。
“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⑤
【注釋】 ①麕(jun君):獸名。似鹿而小,無角,俗名獐子。死麕是吉士的獵物。白茅:一種草本植物,潔白柔滑,古人常用來包裹肉類。②懷春:指情欲萌動。吉士:善良的男子,即好青年。③樸樕(su速):一種叢生的小樹。④純(tun屯)束:捆綁。⑤舒而:猶舒然,即慢慢地。脫脫:又輕又慢的樣子。無:勿,不要。感(han撼):同“撼”,動。帨(shui稅):女子系在腹前的佩巾,猶今之圍裙。尨(mang忙):長毛狗。末章三句,是女子囑咐男子的話。
【譯文】 打死獐子撂荒郊,潔白茅草把它包。碰著位姑娘春心動,好小伙上前把她撩。樹林里長著小樹,野地里躺著死鹿。用白茅細細包束,獻給美貌的姑娘表愛慕。“你可要慢點輕點啊!千萬別動著我的圍裙,別惹得那長毛狗叫出聲音!”
【集評】 清·姚際恒:“此篇是山野之民相與及時為昏姻之詩。女懷,士誘,言及時也;吉士,玉女,言相當也。定情之夕,女屬其舒徐,而無使‘帨感’、‘犬吠’,亦情欲之感所不諱也歟?此篇章法句法,皆覺兀突,意含不露,難解。”“‘有女懷春’,倩甚。‘有女如玉’,頓住妙。‘舒而’三句,錯互成文。”(《詩經通論》卷二)
清·方玉潤:“意微而婉。”(《詩經原始》卷二)
清·劉沅:“白茅、吉士對舉,言淑女宜配君子也。而間間詠嘆,其味深長。次章乃承出如玉,而以林野之物比之,慨其出于寒賤,尤可貴也。末章細形其德,嘆美其貞,其詞曲折幽遠。”(《詩經恒解》卷一)
【總案】 這是一首樸質而優美的愛情詩。青年英武的獵人既大膽而又鄭重、執著的追求,純潔美貌的少女既渴慕愛情而又羞怯矜持、喜慮參半的心態,一一淋漓曲盡,猶如一杯馥郁濃烈的春酒,飲之令人心醉。故事發生在廣闊幽靜的郊野,散發著泥土的芬芳氣息,意境清新,情調怡和,風格淳美,與那些局限在庭園樓閣狹小天地之間的愛情迥異其趣,顯示了勞動人民愛情生活的固有特色,讀來如同山風撲面,山花耀眼,別有一番新奇獨特的感受。
上一篇:詩經《頌·周頌·閔予小子之什·酌》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詩經《國風·鄭風·野有蔓草》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