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鄭風·萚兮》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萚兮萚兮,風其吹女。①叔兮伯兮,倡予和女。②
萚兮萚兮,風其漂女。③叔兮伯兮,倡予要女。④
【注釋】 ①萚(tuo 拓):落葉。《傳》:“萚,槁也。”《箋》:“槁謂木葉也。木葉槁,待風而落。”《集傳》:“木槁而將落者也。”《說文》:“草木凡皮葉落陊地為萚。”其:語助詞。女(ru 乳):同“汝”,“你”,這里指萚。②叔、伯:女子對同輩男性的稱呼,看似兩人,實指一人。倡:領唱。和(he 賀):隨著別人唱。女(ru 汝):指叔伯。此句應斷為:“倡,予和女。”一說此予乃倒文成義,是“倡予和女”,即“予倡女和”。亦通。③漂:同“飄”,猶吹。何楷云:“漂,飄,通。《爾雅》回風為飄,此則從風回旋之意。”清傅恒《御纂詩義折中》:“漂與飄同,卷而去之,甚于吹矣。” ④要(yao 腰):成,和,會合。
【譯文】 落葉兒啊落葉兒,微風輕輕吹吹你。好弟弟啊好哥哥,你領唱來我隨你。落葉兒啊落葉兒,好風吹你飄飄起。好弟弟啊好哥哥,唱起來罷我和你。
【集評】 宋·輔廣:“倡予和女,亟辭也。”“女能倡則予將成女之志,視前章所謂和女者,其情益急矣。”(《詩童子問》卷四)
元·朱公遷: “此專以語相應為興,先和之,后要之,言之序也。”(《詩經疏義會通》卷四)
元·許謙:“金履祥云:萚,木葉之將落者,風吹則落矣。以見人生之易老,故欲且與之相樂也。”(《詩集傳名物抄》)
清·王鴻緒:“徐氏光啟曰:以葉萚而風吹,興彼倡而此和,取相應相求之意。”(《欽定詩經傳說匯纂》卷五)
清·李光地:“以風高而木落,喻時過而容衰,欲及時倡和以相樂也。”(《詩所》卷二)
清·姚際恒:“倡,和,成語。倡,要,則否,蓋為葉‘漂’字耳。觀此當信予謂‘詩有趁韻’之說矣。”(《詩經通論》卷五)
【總案】 《序》云:“《萚兮》,刺忽也。君弱臣強,不倡而和也。”王先謙云:“三家無異義。”但視此詩,實與鄭忽之事無關。《集傳》:“此淫女之辭。”詩語無狎昵,未見其“淫”,朱解亦不確。蘇轍《詩集傳》以為“有異志”。呂祖謙《詩記》、嚴粲《詩緝》,以為大臣相約倡和以謀國難。王質《詩總聞》以為“有乘微而謀傾奪者”。傅恒《御纂詩義折中》、錢澄之《田間詩學》,以為希晉救鄭。皆似盲人斷匾,莫衷一是。今人陳子展《詩經直解》以為“詠嘆落葉之歌”,自可備一說。細玩此詩,乃是一首情歌,女子見落葉起興,要求男子領頭歌唱,可能是在田野勞動中,也可能是在青年男女聚會時,情調輕快,全是女辭。
上一篇:漢詩《漢樂府民歌·艷歌行》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詩經《國風·齊風·著》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