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詞鑒賞《黃庭堅·送范德孺知慶州》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乃翁知國如知兵,塞垣草木識威名。
敵人開戶玩處女,掩耳不及驚雷霆。①
平生端有活國計,百不一試埋九京。
阿兄兩持慶州節(jié),十年麒麟地上行。
潭潭大度如臥虎,邊頭耕桑長兒女。②
折沖千里雖有余,論道經(jīng)邦政要渠。③
妙年出補(bǔ)父兄處,公自才力應(yīng)時須。
春風(fēng)旌旗擁萬夫,幕下諸將思草枯。
智名勇功不入眼,可用折箠笞羌胡。④
【注釋】 ①此兩句化用 《孫子》: “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后如脫兔,敵不及拒。”之意。②潭潭: 深沉寬廣的樣子。長: 即生養(yǎng)之意。③政: 正。渠: 他。④箠(chui): 馬鞭。羌胡: 指西夏之?dāng)场?/p>
【鑒賞】 這是一首送別詩。范德孺為范仲淹的第四子,元豐八年 (1085)被任命為知慶州事。慶州乃宋時邊防重鎮(zhèn),是與西夏對峙的前哨,治所在今甘肅慶陽、合水等地。范仲淹與其第二子范德仁都曾知慶州,主持邊防軍政大事。范氏父子三人戍邊為國,一時傳為佳話。這首詩雖為送別,實乃是為范氏父子抒寫的一曲愛國精神的頌歌。
全詩共十八句,可分三段,每段六句,分寫父子三人,末段揭出題意。
第一段寫范仲淹既是邊防重臣又是治國能臣。“乃翁”句總領(lǐng)第一段,是對范仲淹的才能業(yè)績和威名的高度評價。康定元年 (1040) 范仲淹為陜西經(jīng)略安撫副使,兼知延州。翌年徙知慶州,為環(huán)慶路經(jīng)略安撫招討史,兵馬都部署。他在主陜期間 “威德著聞,夷夏聳服。原戶蕃部率稱曰龍圖老子”(《澠水燕談錄》)。人稱為 “小范老子腹中有數(shù)萬甲兵”(《名臣傳》)。功業(yè)卓著,聲威遠(yuǎn)播,真所謂 “塞垣草木識威名”,草木尚識,人誰不知?翻進(jìn)一層,極寫范仲淹的名震邊陲。“敵人”二句寫范氏杰出的軍事才能。上句化用 《孫子》兵法之語寫宋軍鎮(zhèn)定自若,不露聲色,靜如處女; 下句寫宋軍進(jìn)攻,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聲勢浩大,動如雷霆。動靜對比,聲色相襯,形象鮮明。“平生端有活國計,百不一試埋九京”,贊揚范仲淹不僅是杰出的軍事統(tǒng)帥,而且是治國的能臣。可惜才能未及施展,便溘然長逝,沉埋九泉。“九京”乃九泉之誤,指墓地。仁宗慶歷三年 (1043) 范仲淹人為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稱 “慶歷新政”,可是一年多便告失敗。“百不一試”表明詩人對范氏的景仰和惋惜。
第二段寫范德仁。起首兩句寫他兩度為慶州知州,為時十年。“持節(jié)”執(zhí)掌兵權(quán)。麒麟為良驥,杜甫有詩曰 “肯使騏驎地上行”(《驄馬行》)。以此寫德仁騎著良馬馳騁邊塞的身影。接下寫其胸襟寬廣,有大將風(fēng)度,對人民具長者之仁,對敵人則有赫赫之威,如臥虎鎮(zhèn)邊,令敵人望而生畏。“邊頭”句寫其勸邊民耕地栽桑,生養(yǎng)兒女,安居樂業(yè)。“折沖” 二句,寫其武能安邦,文能定國的才干。“折沖”用 《晏子春秋》 “夫不出尊俎之間,而折沖于千里之外” 之意,指在杯酒之間便能御敵于千里之外,極言其軍事謀略之杰出。但詩人更稱道的是他的論道經(jīng)邦之才。上句用 “雖有余” 宕開,下句用 “政要渠” 轉(zhuǎn)折推進(jìn),突出強(qiáng)調(diào)安邦為了治國的主題。
第三段寫送別范德孺。“妙年”二句緊承上句,言其正當(dāng)年少,即承繼父兄之業(yè)。“出補(bǔ)” 即出仕補(bǔ)官。他的能力和才干正是社會所需要的,極具父兄之風(fēng)。“春風(fēng)”二句寫上任時儀仗之盛,將士英勇。“春風(fēng)”二字渲染氣氛,頗有“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之意。“旌旗擁萬夫”,形容將士如云,軍容雄壯。“諸將思草枯” 言將士求戰(zhàn)心切,期待秋日草枯,好與敵人較量一番。此句乃化用王維《觀獵》詩句: “風(fēng)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統(tǒng)帥聲威素著,將士英勇無敵,揚威邊陲,永垂史冊,這乃是人之所望。但詩人于此,頓然轉(zhuǎn)折,希望范德孺 “智名勇功不入眼,可用折箠笞羌胡。”意謂不要追求立功揚名,輕啟戰(zhàn)端,只需折下馬杖輕輕教訓(xùn)羌胡即可。孫子曾說: “善戰(zhàn)者,無智名,無勇功。”不戰(zhàn)而能屈人之兵,不在乎揚智名之戰(zhàn)功。此為詩人臨別贈言,也是處理邊事的良策。
范氏父子,忠君愛國,既知兵又知國,既能鎮(zhèn)邊戍守,又能安邦治國,實乃封建社會杰出的人才。詩人送別,作雄闊慷慨之詞,寓真摯殷切之望。猶如在為他們父子三人寫贊頌序跋,雄渾雅健,氣度軒昂。詩中大量化用典故成語,古樸雅茂,又用散文句法,流轉(zhuǎn)自如。
文章作者:萬家清
上一篇:愛國詩詞《陳亮·水調(diào)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愛國詩詞《劉琨·重贈盧諶》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