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起
【原文】
想像咸池日欲光[1],五更鐘后更回腸。
三年苦霧巴江水[2],不為離人照屋梁[3]。
【注釋】
[1]咸池:神話中的東方水域。《淮南子·天文》:“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謂晨明。”
[2]苦霧:即濃霧。鮑照《舞鶴賦》:“涼沙振野,箕風動天,嚴嚴苦霧,皎皎悲泉。”
[3]照屋梁:宋玉《神女賦》:“耀乎如白日初出照屋梁。”
【譯文】
想象太陽正在咸池中沐浴,將要大放光芒,于是等待著太陽初升。可五更之后的情況再次讓人愁腸滿腹。三年流寓巴蜀,長期在濃霧中度過,太陽偏偏不為我這離家的人照亮屋梁。
【賞析】
詩人流寓巴蜀一帶,長期處在陰雨綿綿、巴水苦霧的環境中,因此期盼著初升的太陽。首句,以“想像”二字開頭,借用《山海經》“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的神話傳說,表達詩人對太陽初升、天氣乍晴的期盼。次句,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目睹日出之景,五更便起,無奈愁緒結腸。一、二兩句寫得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五更鐘后更回腸”將盼望日出而無果的失望心情刻畫得淋漓盡致。三、四句敘述詩人的處境,長期滯留巴蜀、飽受歸家及南方瘴氣之苦,委婉中不乏怨意,撥云見日的期待落空,詩人繼續處在苦霧之中,繼續期盼著“初起”。而太陽終有初起之日,也正因為如此,此詩哀而不傷。
上一篇:李商隱《春雨》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商隱《搖落》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