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登樂游原》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原文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注釋
樂游原:在長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長安城內(nèi)地勢最高處。向晚:傍晚。不適:不悅,不快。古原:指樂游原。近:快要。
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谿)生,又號樊南生,出生于鄭州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晚唐著名詩人。
譯文
傍晚時心情不快,駕著車登上古原。夕陽啊無限美好,只不過已接近黃昏。
賞析
這首詩反映了作者的傷感情緒。當詩人為排遣“意不適”的情緒而登上樂游原時,看到了一輪輝煌燦爛的黃昏斜陽,于是發(fā)出感慨。
此詩前兩句“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點明登古原的時間和原因。詩人心情憂郁,為了解悶,就駕著車子外出眺望風景,于是登上樂游原。自古詩人詞客,善感多思,而每當?shù)歉咄h,送目臨風,更易引動無窮的思緒:家國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錯綜交織,所悵萬千,殆難名狀。
后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描繪了這樣一幅畫面:余暉映照,晚霞滿天,山凝胭脂,氣象萬千。有人認為,此為詩人熱愛生命、執(zhí)著人間而心光不滅,是積極的樂觀主義精神。其實這里不僅是對夕陽下的自然景象而發(fā),也是對時代所發(fā)出的感嘆。詩人李商隱透過當時唐王朝的繁榮,預見到社會的嚴重危機,而借此抒發(fā)內(nèi)心的無奈感受。這兩句詩所蘊含的博大而精深的哲理意味,被后世廣泛引用,并且借用到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也引申、升華,甚至反其意而為之,變消極為積極,化腐朽為神奇,產(chǎn)生全新的意義。因此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和思想價值。
上一篇:李商隱《錦瑟》賞析
下一篇: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