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
【原文】
悵臥新春白袷衣[1],白門寥落意多違[2]。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3]。
遠路應悲春晼晚[4],殘宵猶得夢依稀。
玉珰緘札何由達[5],萬里云羅一雁飛[6]。
【注釋】
[1]袷(jiá)衣:即夾衣,唐人以白衫為閑居便服。
[2]白門: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的正南門宣陽門,世稱白門。南朝民歌《楊叛兒》:“暫出白門前,楊柳可藏烏。歡作沉水香,儂作博山爐”,講的是男女歡會,因此后人常用“白門”指代男女幽會之地。
[3]珠箔(bó):珠簾,此處比喻春雨細密。
[4]晼(wǎn)晚:夕陽西下的光景,此處還蘊含年復一年、人老珠黃之意。
[5]玉珰(dāng):是用玉做的耳墜,古代常用環(huán)佩、玉珰一類的飾物作為男女定情的信物。緘札:書信。
[6]云羅:如網(wǎng)羅一樣遍布上空的陰云,借指整個天空。
【譯文】
新春時節(jié),穿著白色夾衣悵然地躺在床上,男女約會的白門寥落無人,事與愿違。隔著春雨望著女子居住的閣樓,人去樓空,只能提燈在春雨細密中獨自歸來。在春日夕陽西下的時候,遙遠的路途,不免讓人感到悲傷,入夜時段將要結束的時候做了一個憂傷迷離的夢。玉珰和書信怎么才能送到思念之人的手中?希望天空中恰巧飛過一只鴻雁可以寄托我的相思。
【賞析】
整首詩抒發(fā)思念而無法相見的悵惘和痛苦。先是點明時令與分別現(xiàn)狀,緊接著描寫人去樓空的凄涼之景,再由現(xiàn)實而入夢境,回憶夢中所見的凄美憂傷,最后以設問做結,道出錦書難托的困境。而在藝術手法上,詩人善于捕捉不同情境下的同一意象所產(chǎn)生的奇妙反應。“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一聯(lián),紅本為暖色調(diào),但因暮色、春雨、空無一人的閣樓,反而產(chǎn)生一種凄涼和蕭瑟的冷意;珠箔本是華麗之物,因出于冷雨飄燈的幻覺,愈發(fā)凸顯無人問津的落魄。全詩延續(xù)李商隱詩歌抒情深細婉曲的特點,以春雨渲染迷蒙的意境,刻畫人物由哀轉悲、由無聊轉入遍尋不得的迷茫心境,外界事物與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已融為一體。
上一篇:李商隱《贈荷花》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商隱《初起》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