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樂游原
李商隱(約813—約858),原籍河南沁陽,祖輩遷滎陽。初學古文,受牛黨令狐楚賞識,入其幕府,從學駢文。開成二年中進士。次年入屬李黨的涇原節度使王茂元幕府,王愛其才,以女妻之。此行為被牛黨視為“背主”“忘恩”。一生在牛李黨爭的夾縫中求生存,輾轉于各藩鎮幕府,終身不得志。晚年閑居鄭州。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題解】作者二十五歲時由令狐陶推舉得中進士,后又得到王茂之器重,將女兒嫁給了他。因為王茂之是李黨重要人物,作者從此陷入牛李黨爭不能自拔,在官場之中異常失意,此詩正是他心境郁悶的真實寫照。
【注釋】1.樂游原:在長安城南。漢宣帝立樂游廟,又名樂游苑。登此可望長安城。2.向晚:傍晚。3.意不適:心情不舒暢。4.古原:即樂游原。
【串譯】臨近傍晚時分,覺得心情不太舒暢,駕車登上樂游原,想把煩惱遣散。看見夕陽無限美好,一片金光燦爛,只是將近黃昏,美好時光終究短暫。
【賞讀提示】作者所處時代是國運將盡的晚唐,盡管他有抱負但無法施展。這首詩正好反映了他的傷感情緒。前兩句寫驅車登古原的原因。后兩句寫登上古原觸景生情,精神上得到一種享受和滿足。夕陽下的景色無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黃昏。“無限好”是對夕陽下景象的熱烈贊美。然而“只是”二字,筆鋒一轉,轉到深深的哀傷之中。這是作者無力挽留美好事物所發出深長的慨嘆。這兩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嘆不僅是對夕陽下的自然景象而發,也是對自己、對時代所發出的感嘆,其中也富有愛惜光陰的積極意義。
誦讀此詩雖是在一種無可奈何的感傷情緒中走句的,然如能于句中體現出作者的一腔熱愛生活、執著人間、堅持理想而心光不滅的一種深情苦志來,就達到了更高的層次了。整體語勢呈“波谷類”,句腹在下,句首句尾挑揚起來。
【推薦名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上一篇:李商隱《無題二首》之一賞析
下一篇:《李商隱·夜雨寄北》原文、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