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芳·北苑春風(fēng)
【原文】
北苑春風(fēng)①,方圭圓璧②,萬里名動京關(guān)。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煙。尊俎風(fēng)流戰(zhàn)勝③,降春睡、開拓愁邊。纖纖捧,研膏淺乳,金縷鷓鴣斑④。
相如,雖病渴,一觴一詠,賓有群賢。為扶起燈前,醉玉頹山⑤。搜攪胸中萬卷,還傾動、三峽詞源。歸來晚,文君未寐,相對小窗前⑥。
【注釋】
①北苑春風(fēng):北苑,今福建建甌,是貢茶源產(chǎn)地。春風(fēng):指社前之茶。
②圭:指中國古代在祭祀、宴饗、喪葬及征伐等活動中使用的器具。圭方璧圓,指茶餅的形狀,也表示茶餅珍貴。
③尊:同“樽”,指酒杯。俎:古代祭祀的時候放置祭品的器物。
④鷓鴣斑:用鷓鴣鳥羽毛的紋色代指茶盞,表示十分珍貴。
⑤醉玉頹山:形容男子風(fēng)姿俊秀,指醉酒后的風(fēng)采。
⑥文君:漢代才女卓文君(前175—前121),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
【譯文】
福建建甌的社前之茶制成后的茶餅形狀各式各樣,方形茶餅像圭器,圓形茶餅像圓玉,都非常昂貴。被研磨成粉末狀的茶餅進貢給皇帝飲用,是對江山社稷大有幫助的事情,足以和位列凌煙閣中為了國家粉身碎骨的忠臣先烈的功德相提并論。這茶還能使醉酒的人很快清醒過來,解除春天的睡意,使頭腦清醒,憂愁盡散。少女用纖纖玉手捧著精美的茶盞,這種茶盞繡著金邊,還有如同鷓鴣鳥羽毛一樣的紋色。
盡管司馬相如患有渴疾,在推杯換盞間,還是吸引無數(shù)賓客前來做客。司馬相如在燈光下趁著酒興寫下頗有文采的文章,他那俊秀的風(fēng)姿惹人注目。司馬相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文采斐然,好似三峽的水流一瀉千里。司馬相如喝醉了,直到很晚才回到家里,卓文君還沒有入睡,兩個人在窗前相對而坐。
【賞析】
這首詞首先介紹了貢茶的名貴之處,因為是進貢給宮里的茶餅,所以采摘加工方面都十分考究。詞人稱這樣的茶餅足以和在凌煙閣里的忠臣先烈享有同樣的美譽,這樣一種夸張的修辭手法,進一步說明了茶餅的可貴之處。
這首詞在下片中寫道詞人想要邀請一些親朋好友前來品茶,原本寫自己品茶時候的樂趣,卻不小心翻出司馬相如的風(fēng)流韻事。茶水原本就是用來解渴的,因此詞人從司馬相如患渴疾寫起,引出司馬相如在醉酒后還能寫出文采斐然的作品,這里也暗指茶客們一邊品茶,一邊作詩的雅事。直到在詞的末尾處,詞人巧妙地用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相對而坐,為他們的茶話會做了總結(jié)。
整首詞前后呼應(yīng),有頭有尾。自古以來,文人墨客不是喝酒就是喝茶,并且,他們在喝酒或飲茶的過程中,總能作一些為人傳頌的詩詞歌賦出來,這一點值得大家用心品鑒。
上一篇:黃庭堅《清明》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黃庭堅《牧童詩》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