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水》原文與翻譯、賞析
聞一多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
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
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
也許銅的要綠成翡翠,
鐵罐上銹出幾瓣桃花;
再讓油膩織一層羅綺,
霉菌給他蒸出些云霞。
讓死水酵成一溝綠酒,
飄滿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們笑聲變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溝絕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幾分鮮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聲。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這里斷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讓給丑惡來開墾,
看他造出個什么世界。
【賞析】 這首詩是聞一多的代表作,寫于1926年春。詩作突出地表現了詩人當時的思想和對現實的認識。它既是詩人對舊中國的形象的描寫,又是詩人當時對待黑暗現實的態度的真實寫照。作者通過一種象征的手法,對軍閥統治下的中國的黑暗現狀作了盡情的鞭撻。詩人捕捉住“死水”的形象性含義和象征性意義,給讀者提供了一幅死水的丑惡畫面,由此使讀者在感情上與詩人引起共鳴。作者寫作這首詩時,正值“五卅”運動過去、“三·一八”運動沉寂、全國籠罩著一片沉悶的死氣的時候,詩人在詩的開首就這樣描寫到,“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這在感情上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使人們感覺到任何人也改變不了的一種黑暗社會的現實。接下來,聞一多對死水作了十分細致的描述。但用了“翡翠”、“桃花”、“羅綺”、“云霞”、“綠酒”、“珍珠” 等詞來形容這一溝絕望的死水,不可謂用詞不美了。其實,這種以美麗的詞匯來描繪的景象,讓人們感到的卻是異常的丑惡。這種寫法加深了讀者的認識,同時也鮮明地表達出了詩人的一種憤懣與嘲弄的情緒。死水,代表著沉寂;而沉寂總會使人聯想到絕望。詩人描寫這種死一樣的沉寂運用了相當巧妙的手法:“小珠們笑聲變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這是一種無聲的描寫。而除了這人間聽不到的聲音外,聲音還是有的: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聲。”這單調的蛙聲,更增加了死水的沉寂之感。在詩的末尾,詩人這樣寫到: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這里斷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讓給丑惡來開墾,看他造出個什么世界。”詩人在這里流露出的是對舊中國的痛恨之情,他希望有一個光明的、美麗的中國誕生,但在現實生活中又找不到出路。理想與現實的矛盾造成了詩人的苦悶和憤激。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一種愛之愈深、恨之愈切的感情。這正如朱自清所說: “這不是 ‘惡之花’ 的贊頌,而是索性讓 ‘丑惡’ 早些 ‘惡貫滿盈’,‘絕望’ 里才有希望。”縱觀整首詩,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蘊含在其中的一種強烈的感情,這就是詩人的愛國之情。這種火一樣的感情并不是從字面上就可以體會到的,而是深藏于詩所表達的感情深處。這首詩在技巧運用上也頗為成功,是一首有著民族特色的有格律的新詩。詩人對象征、比擬、反襯、形容等各種手法的運用,更增添了詩的魅力。
上一篇:《雜詩四首(其四)》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浪淘沙》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