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克林大橋頌》原文與翻譯、賞析
克萊恩
多少黎明,在微微波動的休憩中感覺寒意,
海鷗翅膀傾斜,沖過橋下又扶搖而上,
灑下紛擾的白環,在鎖住的海灣水域
凌空高建起自由神像——
然后,以無瑕的曲線,飛出我們的視線,
神奇得猶如船帆穿過
某一頁要被歸檔的數字;
——直到電梯把我們從好時光中降下……
我想到電影院,全景技巧,
大群人急于想看某個從未出現
而又一再被催促盼望的輝煌場景,
在同一銀幕上已對其他眼睛作出預示。
而你,跨越海灣,以銀質的步伐,
就像太陽以你的腳步行走,
在你的跨步中留下某個未曾做出的動作,——
你的自由本身將你羈留!
從某地道出口,小室或頂樓
一個瘋子飛速沖向你的欄桿,
一下傾出欄外,尖叫著,襯衣氣球般鼓起,
無言的大篷車上落下一個玩笑。
正午從橋梁格子滲入
華爾街,天上乙炔燒成的缺齒形狀;
駕云的吊架一下午轉動……
你的吊纜向北大西洋低語。
像猶太人的天堂般微賤,
你的報答……你行的授爵禮,
時間不能將其從無名中提升:
你顯示出搖擺不定的短暫安慰與諒解。
哦,豎琴與祭壇,狂怒所熔鑄,
單憑勞累如何能繃直你合奏的琴弦?
先知擔保的可怕門檻,
賤民的祈禱,戀人的哭泣,——
車燈的浮光掠影再次瀏覽
你急速而完整的語言,群星的純潔嘆息,
用珠子串起你的小徑——凝聚的永恒:
我們見夜晚擎在你臂中。
靠近橋墩,我等在你的陰影下,
只有在黑暗中你的影子才清晰。
城市中火紅的小包全打開,
大雪已淹沒鐵的一年……
哦,像你腳下的水流般無眠,
穹窿狀立于海上,這草原夢幻之土,
有朝一日你延伸下降到我們最低層,
用曲線把神話獻上帝。
(楊恒達 譯)
【賞析】 此詩是克萊恩的長詩《橋》的序詩,詩中把雄偉地矗立在紐約伊斯特河上的布魯克林大橋看作20世紀美國的象征。這座1883年建成的懸索橋主跨長486米,是當時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橋梁。早在此橋建成以前,美國偉大的民主詩人惠特曼就寫過《一路擺過布魯克林渡口》一詩,描寫了布魯克林渡口熙攘繁忙的景象,人群和河水奔流不息,周圍一派生機,象征當時美國的欣欣向榮。到了克萊恩的時代,連接著紐約市兩大鬧市區的布魯克林大橋周圍更是參天的高樓林立,街上橋上車水馬龍,如橋下的潮水一般,形成了現代大城市極其壯觀的場面。因此,盡管克萊恩受到艾略特詩歌創作的影響,但是他并沒有像艾略特把具有現代文明的倫敦寫成荒原那樣,對高度現代化的紐約市流露出厭倦、失望之情,恰恰相反,他受到大橋周圍壯觀場面的鼓舞,把大橋視為美國現代都市文明和機器文明的象征,對它寄予了新的“美國神話”的希望。他企圖在《橋》這首長詩中從一個失去了和諧與信仰的時代里找到一種統一的東西,象征性地把舊與新,東方與西方,人與上帝結合在一起。
這里所選的序詩描寫了布魯克林橋上所看到的自清晨至夜晚的緊張繁忙的一天的情況。詩中充滿各種各樣的象征與比喻,有的不好理解,例如“船帆穿過某一頁要被歸檔的數字”,只能訴諸讀者的感受與想象力,但是有的比喻卻十分生動貼切而又形象化,例如把夜間橋上川流不息的車燈說成“用珠子串起你的小徑”;再如把高樓大廈上和街道上華燈初上的美景說成“城市中火紅的小包全打開”,給人一種禮花在夜空中綻開的美感。詩人利用這些象征與比喻,描繪出一幅堪與自然景色媲美的都市畫面。這座鋼與鐵鑄成的城市,是機器文明的結果。克萊恩說過:“如果詩歌不能把機器吸收進來,也就是說,不能像表現樹木、牛群、樓船、古堡以及人類往昔的其它事物那樣自然、任意地表現機器,那么,詩歌便沒有充分完成它的現代任務。”克萊恩以宏偉氣魄描寫布魯克林大橋,正是對機器文明的熱情歌頌,人通過這文明顯示出巨大的力量,從而成為了一種“凝聚的永恒”,同大自然的距離縮短了。
盡管克萊恩是一個具有象征主義傾向的詩人,詩中有許多晦澀的象征和神秘主義的東西,但是,他的另一種傾向——浪漫主義的樂觀精神卻使這首詩像惠特曼的詩歌一樣明朗、豪放。
上一篇:《島》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希臘古甕頌》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