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散曲《圓圓曲》原文與翻譯、賞析
[清] 吳偉業
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②;
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③。
紅顏流落非吾戀,逆賊天亡自荒宴④;
電掃黃巾定黑山,哭罷君親再相見⑤。
相見初經田竇家,侯門歌舞出如花⑥。
許將戚里箜篌伎,等取將軍油壁車⑦。
家本姑蘇浣花里,圓圓小字嬌羅綺⑧;
夢向夫差苑里游,宮娥擁入君王起⑨。
前身合是采蓮人,門前一片橫塘水⑩。
橫塘雙槳去如飛,何處豪家強載歸(11)?
此際豈知非薄命,此時只有淚沾衣(12)。
薰天意氣連宮掖,明眸皓齒無人惜(13)。
奪歸永巷閉良家,教就新聲傾坐客(14)。
坐客飛觴紅日暮,一曲哀弦向誰訴(15)?
白皙通侯最少年,揀取花枝屢回顧(16)。
早攜嬌鳥出樊籠,待得銀河幾時渡(17)?
恨煞軍書底死催,苦留后約將人誤(18)。
相約恩深相見難,一朝蟻賊滿長安(19);
可憐思婦樓頭柳;認作天邊粉絮看(20);
遍索綠珠圍內第,強呼絳樹出雕欄(21)。
若非壯士全師勝,爭得娥眉匹馬還(22)?
娥眉馬上傳呼進,云鬟不整驚魂定(23);
蠟炬迎來在戰場,啼妝滿面殘紅印(24)。
專征簫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車千乘(25);
斜谷云深起畫樓,散關月落開妝鏡(26)。
傳來消息滿江鄉,烏桕紅經十度霜(27);
教曲妓師憐尚在,浣紗女伴憶同行(28)。
舊巢共是銜泥燕,飛上枝頭變鳳凰(29)。
長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30)。
當時只受聲名累,貴戚名豪競延致(31);
一斛明珠萬斛愁,關山漂泊腰支細(32)。
錯怨狂風飏落花,無邊春色來天地(33)。
嘗聞傾國與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34)。
妻子豈應關大計,英雄無奈是多情(35);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紅妝照汗青(36)。
君不見,館娃初起鴛鴦宿,越女如花看不足(37)。
香徑塵生烏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綠(38)。
換羽移宮萬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39)。
為君別唱吳宮曲,漢水東南日夜流(40)。
〔注釋〕
①本篇選自吳偉業《梅村家藏稿》。圓圓,即陳圓圓,名沅,字畹芬,原為蘇州名妓。后歸吳三桂。②鼎湖,傳說中黃帝乘龍升天之處。《史記·封禪書》,黃帝鑄鼎于荊山,鼎成,乘龍而去,后世稱其地為鼎湖。這里借指明思宗朱由檢之死。破敵,指吳三桂引清兵從山海關攻破北京,打敗李自成的農民軍。玉關,即玉門關,借指山海關。③縞素,白色衣,此指喪服。④紅顏流落,指陳圓圓為農民起義軍所獲。吾,指吳三桂。逆賊,作者對李自成農民軍的蔑稱。荒宴,荒于宴樂。⑤黃巾,漢末張角領導的起義軍。黑山,漢末張燕領導的起義軍。“黑山”、“黃巾”均指代李自成軍。君親,指朱由檢和吳三桂之父吳襄。史載李自成軍攻克北京,要吳襄寫信勸降吳三桂,吳三桂拒降,吳襄被殺。⑥田竇,指漢武安侯田蚡和魏其侯竇嬰。他們都是西漢的外戚,這里借指崇禎周后之父周奎。一說借指崇禎貴妃田氏之父田宏遇。清鈕銹《觚賸》載,吳三桂出鎮山海關,周奎設宴餞別,出女樂,吳三桂此時初次見到陳圓圓。⑦許,答應。戚里,貴戚所居之處。箜篌伎,彈奏箜篌的藝伎。箜篌,彈撥樂器。油壁車,車壁用油涂飾,多為婦女所乘。⑧姑蘇,今蘇州市。浣花里,似借用唐蜀中名妓薛濤所居的浣花溪,點出圓圓身份。⑨夫差苑,春秋吳王夫差的宮苑。吳國國都在蘇州,故稱。⑩合,應當。采蓮人,指春秋越國的美女西施。以西施喻圓圓。橫塘,在今蘇州市西南。(11)豪家強載歸,指周奎以重金購得圓圓,強載北去。(12)薄命,命運不好,福份不大。(13)熏天意氣,氣勢極盛。宮掖,宮嬪所住宮中旁舍。惜,愛憐。此指田貴妃專寵,陳圓圓入宮未得親幸。(14)永巷,漢宮幽禁妃嬪宮女的長巷。這里指后宮。(15)飛觴,觥籌交錯,聚飲作樂。觴,盛酒器。(16)白皙,皮膚細白。通侯,秦二十等爵位的最高級。漢沿用,亦稱徹侯、列侯。這里指吳三桂(崇禎十七年封平西伯)。(17)樊籠,鳥籠。銀河,天河。以渡銀河喻結婚。(18)軍書,軍令,出征令。底死,或作“抵死”,急促。(19)蟻賊,蔑稱農民義軍。長安,指明朝國都北京。(20)思婦樓頭柳,化用唐王昌齡《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詩意。喻指陳圓圓思念吳三桂。天邊粉絮,喻指陳圓圓,好像飄蕩天涯的粉絮。(21)綠珠,晉石崇愛妾。內第,大家內宅。絳樹,三國魏文帝曹丕所寵舞伎。“綠珠”、“絳樹”均喻指陳圓圓。(22)壯士,指吳三桂。爭,怎。(23)云鬟,婦女環形發髻濃密如云。(24)殘紅,淚水沾濕臉上脂粉。(25)專征,受命專司一方面的征伐。秦川,陜西、甘肅秦嶺以北的平原地帶。金牛道,亦稱石牛道,是川陜間棧道的一段。(26)斜谷,褒斜谷,在今陜西省眉縣西南,古代溝通秦嶺南北的要道。散關,大散關,在今陜西寶雞市西南大散嶺上。(27)江鄉,陳圓圓家鄉。烏桕,落葉喬水,秋經霜葉紅。十度,十年。(28)憐,同情。浣紗女伴,原指西施女伴,借指蘇州妓院陳圓圓的女伴。(29)銜泥燕,喻低微。變鳳凰,陳圓圓由賤變貴。(30)尊,通“樽”,酒懷。擅,據有。(31)延致,召請。(32)斛,遠古指十斗,南宋末改指五斗。腰支,腰肢。(33)這二句寫圓圓屢遭磨難,終于改變處境。(34)周郎,三國時周瑜。瑜妻小喬是江東美女,故借周郎喻三桂(諷刺他為陳圓圓,竟聞名于世)。(35)關大計,關系國家大事的決策。(36)汗青,古書寫于竹簡,先以火烤竹青,溜出一層油“汗”,干后易書免蛀。亦指“史冊”。(37)館娃,相傳吳王夫差為西施筑館娃宮于今江蘇省吳縣靈巖山上。越女,指西施。(38)香徑,又稱“采香徑”、“箭徑”,相傳吳王夫差植香草溪旁,讓宮女泛舟采香。屧(xie泄)廊,即響屧廊,相傳館娃宮響屧廊用梓板鋪地,下列空甕,行走時發出共鳴。屧,木底鞋。(39)換羽移宮,演奏樂曲變換曲調。這里語意雙關,暗喻改朝換代。古梁州,包括今陜西漢中和四川的一部分。吳三桂當時鎮守漢中。(40)別唱,另唱吳宮曲,詠唱吳國盛衰興亡的歌曲。漢水,長江支流,源出陜西省寧強縣,流經漢中。兩句化用李白《白頭江上吟》“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詩意,指吳三桂富貴無常,最終身死名滅,為后世嗟嘆不已。
〔分析〕
《圓圓曲》是一首七言歌行體詩歌,明末清初著名詩人吳偉業的力作。作品以陳圓圓和吳三桂的離合故事為內容,抒發了作者豐富而又復雜的思想感情。據史載:陳圓圓原是蘇州名妓,崇禎年間,被田畹以重金購得,獻入宮內,但后宮佳麗不可勝數,不受崇禎帝青睞,復又被田畹取還,轉贈給吳三桂為妾。時逢兵荒馬亂,明王朝內外交困,李自成率義軍兵臨北京城下,滿族強鄰則擁重兵隨時準備南侵。吳三桂受命鎮守山海關,不久,北京被義軍攻破,陳圓圓被李自成部將劉宗敏掠走,受此一擊,吳三桂竟認賊作父,引清兵入關,明朝江山從此改變顏色,吳三桂亦成了清朝的開國功臣。作者吳偉業明進士出身,頗有才學,明亡時曾想以身殉國,被家人勸阻,后被迫出仕清廷,茍且偷活。作為一個明朝遺臣,他既為明的滅亡哀傷,不能忘情故國故君,又迫于環境與時勢,不敢得罪清統治者。他對吳三桂變節降清,引狼入室固然深惡痛絕,但又顧忌吳三桂當時尚受器重,官封平西王,握有重兵,不好直接攻擊,所以《圓圓曲》中,他是曲折而又含蓄地通過描述陳圓圓的身世遭際暗襯吳三桂滿足私欲、叛國投敵的真實面貌,這是我們在閱讀本詩時要特別注意的。
從全詩的敘事表情內容來看,似可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即開頭八句,敘述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擊敗李自成,復又奪回了陳圓圓。“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據《史記·封禪書》黃帝鑄鼎于荊山下,鼎成,乘龍升天,后將帝王之死稱作鼎湖。這里作者借“鼎湖”隱指崇禎帝之死,玉關指玉門關,此句指吳三桂借清兵力量擊敗李自成,收復北京,一鼓作氣打到了甘肅玉門關。“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此兩句耐人尋味,表面看,六軍將士身服縞素為崇禎帝哀哭,似乎是報“國仇”,實際上卻暗示作為主帥的吳三桂此舉僅為奪回一女子,是報“私仇”。最妙的是下面四句“紅顏流落非吾戀……哭罷君親再相見”。特擬吳三桂之口,表白自己舉兵南下并非只為一紅顏女子,農民軍是因其荒淫,天亡其也,他要像當年漢末掃平張角的黃巾軍,張燕的黑山軍那樣掃蕩農民軍殘部,待到報了君亡和父死的國仇家仇后才和心愛的女子相見,真是說得氣壯如牛,儼然是個忠孝兩全的人物,前后對照,對吳三桂的諷刺意味是顯而易見的。
第二層即從“相見初經田竇家”到“散關月落開妝鏡”共四十二句,著重敘述了陳圓圓的曲折身世和其歸屬吳三桂的經過。“相見初經田竇家”四句,“田竇”指田蚡和竇嬰,兩人都是西漢初年的外戚,這里代指崇禎帝的岳父田畹,當初吳三桂和陳圓圓是在田畹家中結識的,那時田畹宴請吳三桂,田府的歌女姬妾們一個個花枝玉葉,歌舞翩躚,陳圓圓本是崇禎帝剛送還給田畹的,卻一眼被吳三桂看中。田畹為籠絡吳三桂,忍痛割愛,將這會彈箜篌的美人等候吳三桂派出華美的車來迎娶。自“家本姑蘇浣花里”以下十句,是倒敘中的倒敘,寫陳圓圓早年的身世。“姑蘇”即今蘇州,陳圓圓原籍為蘇州,“浣花里”是唐朝名妓薛濤在成都居住的地方,這里借以為喻,點明陳圓圓蘇州名妓的身份。作者因蘇州就聯想到春秋時建宮苑在此的吳王夫差,借圓圓的夢敘寫她如花似玉的容貌,當年一定入選宮中,在眾多宮女的陪擁下陪伴君王夫差,這就從一個側面襯托出圓圓的美貌。“前身合是采蓮人,門前一片橫塘水”,“采蓮人”指西施,以圓圓是西施轉世,更托出她的美。然后下面筆鋒一轉,圓圓命運不濟,她既無法獲得君王的寵愛,又無當年西施的際遇,反因其美貌而被豪家奪走。于是這位薄命女子開始了一連串的悲劇遭遇。先是“薰天意氣連宮掖,明眸皓齒無人惜”。據《鹿樵紀聞》載,強奪走圓圓的豪家是田畹,并且田畹曾將圓圓進獻給皇帝,然當時崇禎帝寵愛田貴妃,貴妃“薰天意氣”,圓圓未受君王憐惜,《圓圓傳》說:“畹進圓圓,圓圓掃眉而入,冀邀一顧,帝穆然。旋命之歸畹第”。接著“奪歸永巷閉良家,教就新聲傾坐客。坐客飛觴紅日暮,一曲哀弦向誰訴?”永巷,宮中長巷,宮女居住地,圓圓復被田畹帶回后,就成了田家的歌女,只能在田府面對群群賓客,強顏歡笑,歌舞助興,昔日的理想完全破滅,又向誰去傾訴內心的哀怨呢?不過轉機很快就來了,吳三桂來田家赴宴,情有獨鐘,一眼就看上了圓圓,兩情相悅,圓圓盼望著能早日跳出樊籠,能越過銀河阻隔,早結連理。但好事多磨,軍情緊急,軍書緊催,只得苦苦別離,誰知日后天各一方,相見愈難,圓圓又陷入了災難之中。自“相約恩深相見難”以下六句,鋪寫了圓圓孤身陷于京城的遭遇。“蟻賊”是作者出于偏見指占領北京的李自成義軍的貶稱。“可憐思婦樓頭柳,認作天邊粉絮看”,指圓圓思念心上人,以至把樓頭紛紛揚揚的柳絮當作飄落在山海關上的飛雪。“遍索綠珠圍內第,強呼絳樹出雕欄”,綠珠是晉代權貴石崇的愛妾;絳樹是三國時代的美人,綠珠和絳樹被從“內第”和“雕欄”中逐出,意指陳圓圓被起義軍擄獲,至于下兩句“若非壯士全師勝,爭得蛾眉匹馬還”,既是詩首“沖冠一怒為紅顏”的呼應,強化對吳三桂的譏刺,又順勢寫明了圓圓終于暫時脫離苦海,得以歸吳,也和前句“哭罷君親再相見”為呼應。自“蛾眉馬上傳呼進”以下八句,敘寫歸吳后陳圓圓漂泊顛簸的軍旅生活。詩中先是渲染了吳三桂大擺場面,迎歸陳圓圓。據《觚剩》,吳三桂為迎接陳圓圓,在軍營中結五色彩樓,列旌旗,簫鼓三十里。剛離苦海的陳圓圓,驚魂甫定,云鬟不整地在高燒的銀燭中,騎馬進入軍營,隨后隨軍西征,一路上簫鼓齊鳴,車馬如龍,“秦川”、“金牛道”、“斜谷”、“散關”都是陜西地名,就在這些荒蕪的地方,在戰亂之中,吳三桂還要為陳圓圓營造金屋。這里通過對陳圓圓的百般寵愛,點破了吳三桂先前“紅顏流落非吾戀”的說法僅是遮人耳目的虛言。實際上這些描寫并非說明陳圓圓獲得榮華富貴,而是側面點穿吳三桂僅是個只圖一己私利的荒淫之輩。
第三層自“傳來消息滿江鄉”至“無邊春色來天地”共十四句。詩人對陳圓圓坎坷曲折的人生經歷,發出了深情的感慨,功成名就的吳三桂聲勢顯赫,陳圓圓也貴為王妃,消息傳到圓圓的家鄉——江南水鄉,離當初圓圓告別故土已有十年了,她的教曲老師為圓圓的健在而高興,當年的浣紗女伴還念著圓圓,雖然人事滄桑,歲月悠悠,今日的圓圓已貴為王妃,好比高飛的鳳凰,已非昔日可比。作者在此絕非僅在渲染陳圓圓的幸運,詩的議論關鍵還在以下六句“當時只受聲名累……無邊春色來天地”,原來詩人因圓圓的身世作了番人生的感嘆,當初圓圓在家鄉美容絕色,享有盛名,可就引來了“貴戚名豪”的“強奪走”。“一斛珠”語出《梅妃傳》,唐玄宗曾“命封珍珠一斛密賜(梅)妃”,妃作詩,明皇命樂工度曲,稱“一斛珠”,可見“一斛珠”喻身價極高。然而,身價極高之人,偏偏又因此而帶來了“萬斛愁”,圓圓嫁給吳三桂,隨夫關山漂泊,吃盡了顛沛流離之苦,弄得憔悴瘐瘦,人們埋怨自天而來的狂風吹落繁花,但也正是天地才帶來無邊春色。自古禍福相倚,也許在陳圓圓和吳三桂看來完滿的結合中,正隱含著陳圓圓巨大的不幸!
自“嘗聞傾國與傾城”至結尾為第四層。詩人在此直接議論告誡吳三桂貪戀女色,叛國引敵,必然導致身敗名裂。“傾國”“傾城”指美人,“周郎”代指吳三桂。吳三桂因陳圓圓名聲在外,然而作為一個英雄應把名節放在首位,怎能只顧兒女私情呢?這就對吳三桂進行了直接的抨擊,更何況“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紅妝照汗青”。吳三桂為一女子,引清兵入關,犧牲了全家人的性命,永遠背上了賣國的罪名,可作為一代佳人的陳圓圓卻仍名揚千古。接著“君不見,館娃初起鴛鴦宿……屧廊人去苔空綠”四句,詩人以古鑒今,以吳王夫差的下場,預示吳三桂不妙的結局。昔日夫差熱戀西施,他建了“館娃宮”、“采香徑”、“響屧廊”,和如花似玉的西施雙宿雙棲,然而不久吳國滅亡,人去樓空,香徑塵生屧廊苔綠,你吳三桂現在不正在重蹈覆轍嗎? 最后四句:“換羽移宮萬里愁……漢水東南日夜流”。“換羽移宮”指奏樂,“梁州”一語雙關,既是當時吳三桂駐地漢中南鄭的別稱,又是古樂曲名。詩人意指吳三桂現今在梁州沉溺在珠歌翠舞之中,就好比吳王夫差當年的歷史重演,會引發無限的愁緒。所以,他現在寫《圓圓曲》,等于是一首新的《吳宮曲》。李白《江上吟》有“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實際上“漢水東南日夜流”,那么眼前吳三桂的功名富貴就絕不會長久。詩歌也就在意味深長的含蓄意境中結束。
全詩雖以敘事為主,但中間也不時夾入議論,浸染著詩人的感情色彩。既表達自己情感,又委婉含蓄。詩中用典自然而巧妙,加之辭藻優美,音節順暢,確是吳偉業的力作。
上一篇:詩詞·散曲《國殤》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散文賦《墨池記》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