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小說《補天》原文與賞析
一
女媧忽然醒來了。
伊似乎是從夢中驚醒的,然而已經記不清做了什么夢;只是很懊惱,覺得有什么不足,又覺得有什么太多了。煽動的和風,暖暾的將伊的氣力吹得彌漫在宇宙里。
伊揉一揉自己的眼睛。
粉紅的天空中,曲曲折折的漂著許多條石綠色的浮云, 星便在那后面忽明忽滅的眨眼。天邊的血紅的云彩里有一個光芒四射的太陽,如流動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巖中;那一邊,卻是一個生鐵一般的冷而且白的月亮。然而伊并不理會誰是下去,和誰是上來。
地上都嫩綠了,便是不很換葉的松柏也顯得格外的嬌嫩。桃紅和青白色的斗大的雜花,在眼前還分明,到遠處可就成為斑斕的煙靄了。
“唉唉,我從來沒有這樣的無聊過!”伊想著,猛然間站立起來了,擎上那非常圓滿而精力洋溢的臂膊,向天打一個欠伸,天空便突然失了色,化為神異的肉紅,暫時再也辨不出伊所在的處所。
伊在這肉紅色的天地間走到海邊,全身的曲線都消融在淡玫瑰似的光海里,直到身中央才濃成一段純白。波濤都驚異,起伏得很有秩序了,然而浪花濺在伊身上。這純白的影子在海水里動搖,仿佛全體都正在四面八方的迸散。但伊自己并沒有見,只是不由的跪下一足,伸手掬起帶水的軟泥來,同時又揉捏幾回,便有一個和自己差不多的小東西在兩手里。
“阿,阿!”伊固然以為是自己做的,但也疑心這東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禁不住很詫異了。
然而這詫異使伊喜歡,以未曾有的勇往和愉快繼續著伊的事業,呼吸吹噓著,汗混和著……
“Nga! nga!”那些小東西可是叫起來了。
“阿,阿!”伊又吃了驚,覺得全身的毛孔中無不有什么東西飛散,于是地上便罩滿了乳白色的煙云,伊才定了神,那些小東西也住了口。
“Akon,Agon!”有些東西向伊說。
“阿阿,可愛的寶貝。”伊看定他們,伸出帶著泥土的手指去撥他肥白的臉。
“Uvu,Ahaha!”他們笑了。這是伊第一回在天地間看見的笑,于是自己也第一回笑得合不上嘴唇來。
伊一面撫弄他們,一面還是做,被做的都在伊的身邊打圈,但他們漸漸的走得遠,說得多了,伊也漸漸的懂不得,只覺得耳朵邊滿是嘈雜的嚷,嚷得頗有些頭昏。
伊在長久的歡喜中,早已帶著疲乏了。幾乎吹完了呼吸,流完了汗,而況又頭昏,兩眼便蒙朧起來,兩頰也漸漸的發了熱,自己覺得無所謂了,而且不耐煩。然而伊還是照舊的不歇手,不自覺的只是做。
終于,腰腿的酸痛逼得伊站立起來,倚在一座較為光滑的高山上,仰面一看,滿天是魚鱗樣的白云,下面則是黑壓壓的濃綠。伊自己也不知道怎樣,總覺得左右不如意了,便焦躁的伸出手去,信手一拉,拔起一株從山上長到天邊的紫藤,一房一房的剛開著大不可言的紫花,伊一揮,那藤便橫搭在地面上,遍地散滿了半紫半白的花瓣。
伊接著一擺手,紫藤便在泥和水里一翻身,同時也濺出拌著水的泥土來,待到落在地上,就成了許多伊先前做過了一般的小東西,只是大半呆頭呆腦,獐頭鼠目的有些討厭。然而伊不暇理會這等事了,單是有趣而且煩躁,夾著惡作劇的將手只是掄,愈掄愈飛速了,那藤便拖泥帶水的在地上滾,像一條給沸水燙傷了的赤練蛇。泥點也就暴雨似的從藤身上飛濺開來,還在空中便成了哇哇地啼哭的小東西,爬來爬去的撒得滿地。
伊近于失神了,更其掄,但是不獨腰腿痛,連兩條臂膊也都乏了力,伊于是不由的蹲下身子去,將頭靠著高山,頭發漆黑的搭在山頂上,喘息一回之后,嘆一口氣,兩眼就合上了。紫藤從伊的手里落了下來,也困頓不堪似的懶洋洋的躺在地面上。
二
轟!!!
在這天崩地塌價的聲音中,女媧猛然醒來,同時也就向東南方直溜下去了。伊伸了腳想踏住,然而什么也踹不到,連忙一舒臂揪住了山峰,這才沒有再向下滑的形勢。
但伊又覺得水和沙石都從背后向伊頭上和身邊滾潑過去了,略一回頭,便灌了一口和兩耳朵的水,伊趕緊低了頭,又只見地面不住的動搖。幸而這動搖也似乎平靜下去了,伊向后一移,坐穩了身子,這才挪出手來拭去額角上和眼睛邊的水,細看是怎樣的情形。
情形很不清楚,遍地是瀑布般的流水;大概是海里罷,有幾處更站起很尖的波浪來。伊只得呆呆的等著。
可是終于大平靜了,大波不過高如從前的山,像是陸地的處所便露出棱棱的石骨。伊正向海上看,只見幾座山奔流過來,一面又在波浪堆里打旋子。伊恐怕那些山碰了自己的腳,便伸手將他們撮住,望那山坳里,還伏著許多未曾見過的東西。
伊將手一縮,拉近山來仔細的看,只見那些東西旁邊的地上吐得很狼藉,似乎是金玉的粉末,又夾雜些嚼碎的松柏葉和魚肉。他們也慢慢的陸續抬起頭來了,女媧圓睜了眼睛,好容易才省悟到這便是自己先前所做的小東西,只是怪模怪樣的已經都用什么包了身子,有幾個還在臉的下半截長著雪白的毛毛了,雖然被海水粘得像一片尖尖的白楊葉。
“阿,阿!”伊詫異而且害怕的叫,皮膚上都起粟,就像觸著一支毛刺蟲。
“上真救命……”一個臉的下半截長著白毛的昂了頭,一面嘔吐,一面斷斷續續的說,“救命……臣等……是學仙的。誰料壞劫到來,天地分崩了?!F在幸而……遇到上真,……請救蟻命,……并賜仙……仙藥……”他于是將頭一起一落的做出異樣的舉動。
伊都茫然,只得又說,“什么?”
他們中的許多也都開口了,一樣的是一面嘔吐,一面“上真上真”的只是嚷,接著又都做出異樣的舉動。伊被他們鬧得心煩,頗后悔這一拉,竟至于惹了莫名其妙的禍。伊無法可想的向四處看,便看見有一隊巨鰲正在海面上游玩,伊不由的喜出望外了,立刻將那些山都擱在他們的脊梁上,囑咐道,“給我駝到平穩點的地方去罷!”巨鰲們似乎點一點頭,成群結隊的駝遠了。可是先前拉得過于猛,以致從山上摔下一個臉有白毛的來,此時趕不上,又不會鳧水,便伏在海邊自己打嘴巴。這倒使女媧覺得可憐了,然而也不管,因為伊實在也沒有工夫來管這些事。
伊噓一口氣,心地較為輕松了,再轉過眼光來看自己的身邊,流水已經退得不少,處處也露出廣闊的土石,石縫里又嵌著許多東西,有的是直挺挺的了,有的卻還在動。伊瞥見有一個正在白著眼睛呆看伊;那是遍身多用鐵片包起來的,臉上的神情似乎很失望而且害怕。
“那是怎么一回事呢?” 伊順便的問。
“嗚呼,天降喪。”那一個便凄涼可憐的說,“顓頊不道,抗我后,我后躬行天討,戰于郊,天不祐德,我師反走,……”
“什么?”伊向來沒有聽過這類話,非常詫異了。
“我師反走,我后爰以厥首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我后亦殂落。嗚呼,是實惟……”
“夠了夠了,我不懂你的意思?!币赁D過臉去了,卻又看見一個高興而且驕傲的臉,也多用鐵片包了全身的。
“那是怎么一回事呢?”伊到此時才知道這些小東西竟會變這么花樣不同的臉,所以也想問出別樣的可懂的答話來。
“人心不古,康回實有豸心,覷天位,我后躬行天討,戰于郊,天實祐德,我師攻戰無敵,殛康回于不周之山?!?br>
“什么?”伊大約仍然沒有懂。
“人心不古,……”
“夠了夠了,又是這一套!”伊氣得從兩頰立刻紅到耳根,火速背轉頭,另外去尋覓,好容易才看見一個不包鐵片的東西,身子精光,帶著傷痕還在流血,只是腰間卻也圍著一塊破布片。他正從別一個直挺挺的東西的腰間解下那破布來,慌忙系上自己的腰,但神色倒也很平淡。
伊料想他和包鐵片的那些是別一種,應該可以探出一些頭緒了,便問道:
“那是怎么一回事呢?”
“那是怎么一回事呵?!彼砸惶ь^,說。
“那剛才鬧出來的是? ……”
“那剛才鬧出來的么?”
“是打仗罷?”伊沒有法,只好自己來猜測了。
“打仗罷?”然而他也問。
女媧倒抽了一口冷氣,同時也仰了臉去看天。天上一條大裂紋,非常深,也非常闊。伊站起來,用指甲去一彈,一點不清脆,竟和破碗的聲音相差無幾了。伊皺著眉心,向四面察看一番,又想了一會,便擰去頭發里的水,分開了搭在左右肩膀上,打起精神來向各處拔蘆柴: 伊已經打定了 “修補起來再說”的主意了。
伊從此日日夜夜堆蘆柴,柴堆高多少,伊也就瘦多少,因為情形不比先前?!雒媸峭嵝遍_裂的天,低頭是齷齪破爛的地,毫沒有一些可以賞心悅目的東西了。
蘆柴堆到裂口,伊才去尋青石頭。當初本想用和天一色的純青石的,然而地上沒有這么多,大山又舍不得用,有時到熱鬧處所去尋些零碎,看見的又冷笑,痛罵,或者搶回去,甚而至于還咬伊的手。伊于是只好攙些白石,再不夠,便湊上些紅黃的和灰黑的,后來總算將就的填滿了裂口,止要一點火,一熔化,事情便完成,然而伊也累得眼花耳響,支持不住了。
“唉唉,我從來沒有這樣的無聊過?!币磷谝蛔巾斏希瑑墒峙踔^,上氣不接下氣的說。
這時昆侖山上的古森林的大火還沒有熄,西邊的天際都通紅。伊向西一瞟,決計從那里拿過一株帶火的大樹來點蘆柴積,正要伸手,又覺得腳趾上有什么東西刺著了。
伊順下眼去看,照例是先前所做的小東西,然而更異樣了,累累墜墜的用什么布似的東西掛了一身,腰間又格外掛上十幾條布,頭上也罩著些不知什么,頂上是一塊烏黑的小小的長方板,手里拿著一片物件,刺伊腳趾的便是這東西。
那頂著長方板的卻偏站在女媧的兩腿之間向上看,見伊一順眼,便倉皇的將那小片遞上來了。伊接過來看時,是一條很光滑的青竹片,上面還有兩行黑色的細點,比槲樹葉上的黑斑小得多。伊倒也很佩服這手段的細巧。
“這是什么?”伊還不免于好奇,又忍不住要問了。
頂長方板的便指著竹片,背誦如流的說道,“裸裎淫佚,失德蔑禮敗度,禽獸行。國有常刑,惟禁!”
女媧對那小方板瞪了一眼,倒暗笑自己問得太悖了,伊本已知道和這類東西扳談,照例是說不通的,于是不再開口,隨手將竹片擱在那頭頂上面的方板上,回手便從火樹林里抽出一株燒著的大樹來,要向蘆柴堆上去點火。
忽而聽到嗚嗚咽咽的聲音了,可也是聞所未聞的玩藝,伊姑且向下再一瞟,卻見方板底下的小眼睛里含著兩粒比芥子還小的眼淚。因為這和伊先前聽慣的“nga nga”的哭聲大不同了,所以竟不知道這也是一種哭。
伊就去點上火,而且不止一地方。
火勢并不旺,那蘆柴是沒有干透的,但居然也烘烘的響,很久很久,終于伸出無數火焰的舌頭來,一伸一縮的向上舔,又很久,便合成火焰的重臺花,又成了火焰的柱,赫赫的壓倒了昆侖山上的紅光。大風忽地起來,火柱旋轉著發吼,青的和雜色的石塊都一色通紅了,飴糖似的流布在裂縫中間,像一條不滅的閃電。
風和火勢卷得伊的頭發都四散而且旋轉,汗水如瀑布一般奔流,大光焰烘托了伊的身軀,使宇宙間現出最后的肉紅色。
火柱逐漸上升了,只留下一堆蘆柴灰。伊待到天上一色青碧的時候,才伸手去一摸,指面上卻覺得還很有些參差。
“養回了力氣,再來罷。……”伊自己想。
伊于是彎腰去捧蘆灰了,一捧一捧的填在地上的大水里,蘆灰還未冷透,蒸得水澌澌的沸涌,灰水潑滿了伊的周身。大風又不肯停,夾著灰撲來,使伊成了灰土的顏色。
“吁! ……”伊吐出最后的呼吸來。
天邊的血紅的云彩里有一個光芒四射的太陽,如流動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巖中;那一邊,卻是一個生鐵一般的冷而且白的月亮。但不知道誰是下去和誰是上來。這時候,伊的以自己用盡了自己一切的軀殼,便在這中間躺倒,而且不再呼吸了。
上下四方是死滅以上的寂靜。
三
有一日,天氣很寒冷,卻聽到一點喧囂,那是禁軍終于殺到了,因為他們等候著望不見火光和煙塵的時候,所以到得遲。他們左邊一柄黃斧頭,右邊一柄黑斧頭,后面一柄極大極古的大纛,躲躲閃閃的攻到女媧死尸的旁邊,卻并不見有什么動靜。他們就在死尸的肚皮上扎了寨,因為這一處最膏腴,他們檢選這些事是很伶俐的。然而他們卻突然變了口風,說惟有他們是女媧的嫡派,同時也就改換了大纛旗上的科斗字,寫道“女媧氏之腸”。
落在海岸上的老道士也傳了無數代了。他臨死的時候,才將仙山被巨鰲背到海上這一件要聞傳授徒弟,徒弟又傳給徒孫,后來一個方士想討好,竟去奏聞了秦始皇,秦始皇便教方士去尋去。
方士尋不到仙山,秦始皇終于死掉了;漢武帝又教尋,也一樣的沒有影。
大約巨鰲們是并沒有懂得女媧的話的,那時不過偶爾湊巧的點了點頭。模模胡胡的背了一程之后,大家便走散去睡覺,仙山也就跟著沉下了,所以直到現在,總沒有人看見半座神仙山,至多也不外乎發見了若干野蠻島。
一九二二年十一月作。
【析】 如果說一個作家不“重復”別人還較容易做到的話,那么,任何時候都不“重復”自己就相當困難了。這對作家的思想、生活和藝術才華,是一個全面的考驗。魯迅就是一位任何時候都不“重復”自己,篇篇都有藝術創新的偉大文學泰斗?!堆a天》作為一曲頗具浪漫主義色彩的東方圣母的頌歌,就是他承先啟后的嶄新的藝術奉獻。
《補天》原名《不周山》,寫成于1922年11月,由魯迅收在《吶喊》集中。后來成仿吾認為該集中的其它作品都“拘守著”“寫實的門戶”,唯《不周山》是表示作者“要進而入純文藝的宮庭”的“杰作”。①魯迅并不以對《不周山》的贊許為然,當 《吶喊》再版時,他居然一氣之下,偏偏將這篇“杰作”抽出,后改名《補天》,收入1935年結集的《故事新編》并成了該集的開篇。成仿吾認為《狂人日記》、《孔乙己》、《藥》、《阿Q正傳》等都是“淺薄”、“庸俗”之作,當然是極為錯誤的,但是,《補天》的浪漫主義的藝術特色,確是為這位批評家把握住了。
《故事新編》顧名思義是“故”事的“新”編?!堆a天》就“故”事而言,主要采用了有關女媧的神話傳說和共工與顓頊爭帝的神話傳說;“新”編,即以嶄新的手法進行創作,“借古事的軀殼來激發現代人之所應憎和應愛”②。另外,作品的改名也不無道理,“不周山”是與共工相關聯的事件,“補天”才是女媧留芳千古的偉大創舉,可見篇名的改變并非魯迅的隨意之舉。女媧是作品的主人公,魯迅通過濃抹重彩、神采飛揚、氣勢恢宏的浪漫主義筆觸,重新鑄造了女媧這個充滿青春活力和神奇創造力,具有淳樸、勤勞、智慧和忘我的崇高精神的東方圣母的形象。
作品由三節組成: 第一節寫女媧“造人”,第二節寫女媧 “補天”,第三節寫女媧 “死后”。
第一節,女媧 “造人”。
“女媧摶黃土作人”,是我國關于人類起源的神話,古書中僅有簡約的陳述。魯迅便取這“一點因由,隨意點染,鋪成一篇”③。
女媧時代是一個原始、洪荒的時代,一個純天然的凈化的世界,“粉紅的天空”,“血紅的云彩”,太陽和月亮此起彼落,交相輝映; 大地一片 “嫩綠”,連 “松柏也顯得格外的嬌嫩”,“桃紅和青白色的斗大的雜花”,斑斕可愛;“肉紅色的天地間”,大海呈現出“淡玫瑰似的”色澤,波濤起伏,浪花四濺,……這是一個生機盎然的世界,一個一塵不染的世界,是一片令人向往的凈土;當然,在這片樂土上,還沒有人類,也就沒有人類的紛爭,一切都那么安寧,那么純潔。
就在這種神異的氛圍中,一個偉大的女性“從夢中驚醒了”,她享受著這美好自然世界的一切,然而,她又覺得懊惱、不足、寂寞和孤獨,甚至還潛伏著一種性的苦悶。不料,在海邊,女媧無意中“伸手掬起帶水的軟泥”,“揉捏幾回”之后,“一個和自己差不多的東西在兩手里” 出現了,這便是世上第一個“人”的誕生,女媧既“詫異”又 “喜歡”,感受到 “未曾有的勇往和愉快”,于是她繼續著、繼續著……
一個接一個的“小東西”出現了,人類誕生了,面對著這些“可愛的寶貝”,面對著天地間第一回出現的笑臉,女媧也第一回興奮得“合不上嘴唇”??梢姡谶@位偉大的圣母眼中,人類是比世上自然界的萬物更可寶貴的了。人類的出現固然使這斑斕的天地更加生輝,使這寂寥的世界變得生動,然而他們不停地“叫”,“嘈雜的嚷”,也使得女媧感到“頭昏”,使她在這“喜歡中”感到“疲乏”。然而,為了人類,“伊還是照舊的不歇手,不自覺的只是做”。
“小東西”不斷地增多,人類在女媧的手中發展,隨之,“大半呆頭呆腦,獐頭鼠目的有些討厭”的小東西,也便夾雜其間,而且 “啼哭”代替了 “歡笑”。
在完成了 “造人”的壯舉之后,女媧腰腿疼痛,兩臂乏力,靠著高山,喘息、嘆氣,最后合上雙眼,又回到夢中去了。
這一節著重刻劃了女媧作為一個造就人類的母親的形象,突出了她神奇的創造力和淳樸、博大的胸襟;同時,也暗示出,人類盡管都出自這位圣母之手,但他們從誕生之日起便有了分野,有的叫人“歡喜”,有的令人“討厭”,有的是“可愛的寶貝”,有的則是“呆頭呆腦,獐頭鼠目的”的家伙。這些都為第二節中女媧性格的升華和主題的深化作了鋪墊。
第二節,女媧“補天”。
女媧“造人”,人類出現后,他們為了各自和各自群體的利益,爭權奪利,互相殘殺,爭戰不已,“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 就是一例。這一“觸”,“轟”的一聲,“天崩地塌”,第二次把女媧從夢中驚醒了。這一次醒來所見到的再也不是當初那種斑斕、明麗、五彩繽紛的世界了:她環視大地,大地如同海洋,“遍地是瀑布般的流水”,掀起“很尖的波浪來”;她放眼大海,連海島都被掀動,“只見幾座山奔流過來,一面又在波浪堆里打旋子”;她仰面天空,“天上一條大裂紋,非常深,也非常闊”——這便是作品對“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這段神話,生動的藝術再現。
就在這天昏地暗、洪水漫漫的時刻,一些女媧“先前所做的小東西”又出現了。隨著斗轉星移,歲月流逝,這些小東西們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其一,他們已經成為走出 “野蠻” 的 “文明人”,不再裸裎身軀,都知道“用什么包了身子”; 其二,他們已經成為成熟的 “人類”,因為他們“臉的下半截長著雪白的毛毛”——胡子了;其三,他們不僅會享受,吃著 “魚肉”,還信奉某種宗教,尋吃“金玉的粉末”,以求長生不老,……然而在 “天地分崩” 之中,他們束手無策,只知喊 “救命”,而且顯露出一副奴顏卑膝,低三下四的丑態。女媧厭惡這些東西,但出于憐憫、人道的考慮,她還是令“巨鰲們” 搭救了他們。
女媧當時做成的小東西中的另一部分,個個“遍身用鐵片包起來”,顯然他們是武士,但分屬共工與顓頊兩部。正是由于他們的相互爭戰與殺戮,給人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他們先后在女媧面前用她所完全聽不懂的咬文嚼字來數落對方,都標榜自己是“躬行天討”,代表天意,而毫無拯救災難的意思。
于是,女媧開始著手補天,首先,她“日日夜夜地堆蘆柴”,一直把“蘆柴堆到裂口”;接著四處尋來青的、白的、紅黃的、灰黑的各色石頭,“填滿了裂口”;最后,用一株大樹,從“昆侖山上的古森林的大火”里,取來火種,點燃蘆柴,燒煉五色石。這時,另一部分已經做了官僚的小東西——因為他們比傍人“腰間又格外掛上十幾條布,頭上也罩著些不知什么,頂上是一塊烏黑的小小的長方板”——非但不來幫忙補天,而且還來刺女媧的腳趾;他們一面邪惡式的“偏站在女媧的兩腿之間向上看”,而一面卻來指斥女媧的所謂“裸裎淫佚,失德蔑禮敗度,禽獸行”,僅僅因為女媧身上沒有像“文明人”那樣包著什么。女媧輕蔑地點火燒掉了他們頭頂上的長方板,又去繼續她補天的工作,直至最終完成了補天的壯舉。不僅如此,她還將蘆柴灰“一捧一捧的填在大地上的大水里”。于是,這世界才又恢復了以往的景觀:“天邊的血紅的云彩里一個光芒四射的太陽,如流動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巖中……。”然而,女媧也終因勞累成疾,“便在這中間躺倒,而且不再呼吸了”。
如果說在第一節里,女媧在“神仙”世界里完成了“造就人類”的偉業,那么這一節里則在“人間”世界里,完成了一個更為浩大而不朽的“拯救人類”的工程,這樣,一個“人類圣母”的形象,就顯得更加偉岸、崇高、完美,更加熠熠生輝,光彩照人。相形之下,在女媧面前先后出現過的三種人,身著布衣的“學仙”的老道,全副鐵甲的士卒和頭戴烏紗的達官顯貴們,卻顯得何等渺小和蒼白。
第三節,女媧 “死后”。
這一節,以簡潔的筆墨,寫女媧因拯救人類補天,勞瘁而死之后,她所創造的人類中的卑劣者,演出的幾幕丑惡的鬧劇:
一幕是“伶俐的”“禁軍”,他們個個雙手掄起“斧頭”,扯起“極大極古的大纛”(即大旗), 選擇在女媧“死尸的肚皮上扎了寨”,為顯示“他們是女媧的嫡派”,所以特別將大旗上的文字改變成 “女媧氏之腸” 的字樣。需要明白的是,這支“禁軍”就是顓頊的部隊,正是他們與共工爭戰,取得了勝利,使共工觸不周山,使女媧補天,力竭而死。正因為如此,作品中作了這樣的點染:他們“躲躲閃閃的攻到女媧死尸的旁邊……,然而他們卻突然變了口風……”,整段文字是幽默的,然而又極為莊嚴而沉痛,既痛訴了女媧的不幸遭遇,又淋漓盡致地畫出了這伙“禁軍”的鬼蜮嘴臉,使之受到讀者的唾棄。
另一幕丑惡的鬧劇,是由幾代“方士”先后為討好秦始皇和漢武帝而演出的“求仙”劇,“求仙”終成泡影,幾代皇帝也都先后死掉了。為什么尋不到長生不老藥呢?作品的篇末,照應前文,充分張開想象的翅膀,為讀者編織了這樣一個饒有趣味的故事——
“大約巨鰲們是沒有懂得女媧的話的,那時不過偶爾湊巧地點了點頭。模模胡胡的背了一程之后,大家便走散去睡覺,仙山也就跟著沉下了,所以直到現在,總沒有人看見半座神仙山,至多也不外乎發現了若干野蠻島?!?br>
這故事使“方士”討好秦皇、漢武的 “求仙”劇,成為令人拍案叫絕的諷刺喜劇,魯迅以他諳熟的雜文筆法,宛如一把利箭,直刺進偽道學家們的胸膛,令人開心,也大有為女媧出了一口悶氣之感。
“五四”新文學運動以來,采用古代題材,以嶄新的手法進行創作,是發韌于魯迅的,其標志便是 《補天》?!堆a天》的成功首先在于他運用浪漫主義的多種表現手法,塑造了一位前所未有的具有非凡的創造精神和犧牲精神的 “東方圣母” 的女媧形象。
作品采用了極度夸張的手法來刻劃女媧: 她的氣度是何等的超凡,“煽動的和風,暖暾的將伊的氣吹得彌漫宇宙里”,她“向天打一個欠伸,天空便突然失了色”;她的光彩是何等的超凡,“伊在這肉紅色的天地間走到海邊,全身的曲線都消融在淡玫瑰似的光海里,下到身中央才濃成一段純白?!@純白的影子在海水里搖動,仿佛全體都正在四面八方的迸散”;她的身軀是何等的超凡,她“蹲下身子去,將頭靠著高山,頭發漆黑的搭在山頂上”,她“仰了臉去看天……用指甲去一彈”,“待到天上一色青碧的時候,才伸手去一摸”;她的氣力是何等的超凡,她“伸出手去信手一拉,拔起一株從山上長到天邊的紫藤”,她“一舒臂揪住了山峰”,“伊恐怕那些山碰了自己的腳,便伸手將他們撮住”。
作品采用富于浪漫色彩的景物來烘托女媧: 女媧具有一副肉紅色的充滿活力的機體,這使得天空也隨之 “化為神異的肉紅”,在她周圍,則是 “粉紅的天空”,“血紅的云彩”,“光芒四射的太陽”,“桃紅和青白色的斗大的雜花”,“淡玫瑰似的光?!?……除了 《野草》中的某些篇章,大段的景物描寫在魯迅的作品中是不多見的,通常的反映現實的小說中的風景描繪,往往著墨不多,而且僅限于一幅幅淡淡的水墨寫意。而在這里對于荒古的蒼穹的描繪,是一片霓紅色的光影,高揚著詩情的幻想,閃耀著誘人的眩目的光輝,人物與景物交相輝映,呈現出一幅奇特而瑰麗的富于浪漫色彩的油彩畫,分外有力地渲染了神話的境界。
作品采用強烈的對比度來襯托女媧: 人類無疑是世上最高等的“動物”,然而他們,尤其是他們中的敗類,跟人類之母的女媧比較,則顯得極其卑微而渺小,只配稱為 “小東西”,這小東西就是女媧“揉捏”軟泥時,在“兩手里”誕生的;她碰著小東西只不過“就象觸著一只毛刺蟲”;紫藤“從山上長到天邊”,如此巨大的紫藤,女媧則可信手揮舞,而小東西則只不過是濺起來的小泥點;女媧在太陽和月亮之間“躺倒”了,浩浩蕩蕩的“禁軍”來扎寨,也不過占去了女媧身軀的一小部分……,這些描寫雖然也在于展示女媧形象的崇高、偉岸,但不是孤立的描寫,而是拿各類人群來作參照,從而形成強烈的對比度和強大的反差,其主要意圖在于表現各種丑類的卑瑣渺小和微不足道。
作品通過各種富有浪漫色彩的手法的運用,終于完成了一個不朽的藝術形象。盡管煉石補天的傳說,曾經悠久廣泛地流傳于民間,表現了一種崇高的民族精神,但在這里,作者經過自己精心的藝術再創造,注入了自己強烈的感情,從而使它賦予了新鮮的藝術生命,譜寫了一首富于創造精神,犧牲精神的人類圣母的頌歌。
魯迅“新”編“故”事,絕不是要離開現實斗爭去發思古之幽情,而是“借古事的軀殼來激發現代人之所應憎和應愛”。魯迅自己也早在1922年從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得到借鑒:“取材古代的事實,注進新的生命去,便與現代人生出干系來?!边@就充分說明了魯迅的創作意旨在借古事來針砭當時黑暗的社會現實。20年代的中國,各派封建軍閥爭權奪利,連年混戰,搶占肥沃國土,把國家搞得四分五裂,人民陷于水深火熱之中,但他們卻還要打起“炎黃子孫”的旗號……這不就是《補天》中共工與顓頊爭戰,觸破天體,禍及國家的局面么?至于那不辭勞苦,為補天而獻身的女媧,正是象征魯迅當年所希望的能力挽狂瀾,振興中華民族的英雄人物。
《故事新編》是魯迅適應時代和戰斗的要求創造的一種文學式樣,而《補天》就是這一創造的偉大開端。
上一篇:魯迅散文《藤野先生》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魯迅雜文《言論自由的界限》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