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魏源
揖寇原期寢寇氛, 力翻邊案撤邊軍。
但師賣塞牛僧孺, 新換登壇馬服君。
化雪盡悲猿鶴骨, 檄潮猶草鱷魚文。
若非鮑老當場日, 肯信巾貽仲達裙。
〔寢寇氛〕控制侵略軍的勢態。〔力翻句〕清宣宗決定投降,派琦善赴廣州查辦。琦善到廣州后,為討好英國侵略者,在軍事上實行撤防、減裁水師船三分之二、遣散全部招募的水勇丁壯,把林則徐、鄧廷楨在過去兩年中的防御工作(“邊案”)破壞殆盡。此句即指此事?!驳珟煛骋晃斗滦А_@句是說琦善對敵人采取姑息、妥協的投降政策,象唐朝的牛僧孺一樣。牛僧孺“賣塞”事是指吐蕃維州守將悉怛謀以城降,李德裕奏請,牛僧孺反對,以為接納維州降將是失信于吐蕃,會招致“戎丑”的侵襲,遂未收維州。事見《唐書·牛僧孺傳》?!柴R服君〕趙奢之子,即有名的紙上談兵的趙括?!妒酚洝ちA列傳》:“秦與趙兵距長平,……趙使廉頗將攻秦,秦數敗趙軍,趙軍固壁不戰。秦數挑戰,廉頗不肯。趙王信秦之間。秦之間言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為將耳?!w王因以括為將?!w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吏。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佯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四十余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親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坑之?!弊髡呓栌么说涫钦f琦善象趙括一樣改變了林則徐的抗敵方略,遭致敵人乘機步步逼近?!苍锄Q骨〕《太平御覽》卷九百一十六引《抱樸子》云:“周穆王南征,一軍皆化,君子為猿為鶴,小人為蟲為沙?!焙笕艘蛞栽锄Q蟲沙比喻從軍戰死。此處指抗英犧牲的將士?!谗{魚文〕《新唐書·韓愈傳》云:“愈至潮州,有鱷魚為患,乃草鱷魚文祭之。文中有與鱷魚定約之事,約其三日率丑類南徙于海,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傲視天子之命吏,必殺盡乃止。此處借以喻指清朝大吏猶大言不慚,哄騙人民。〔鮑老〕古劇角色名。唐時稱婆羅、宋時轉稱鮑老或抱羅。是宋元戲曲中經常出現的引人笑樂的人物?!逗笊皆娫挕份d:“楊大年《傀儡詩》云:‘鮑老當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當,若教鮑老當筵舞,轉更郎當舞袖長。’這里借以說明作者自己正“當場”,因他在兩江總督裕謙的幕府中曾參與浙東抗英戰役,對鴉片戰爭時期內外情況有較多的了解?!步碣O仲達〕仲達,司馬懿字,與諸葛亮交鋒,不出戰,諸葛亮送給他婦人衣飾,羞辱他象女人一樣。見《晉書·宣帝紀》。這最后兩個詩句的意思是,若非當時親睹這官場如戲場的把戲,誰也不會相信清廷疆吏如此顢頇無用。
這首詩原列組詩第五。
投降派“揖寇”的本意還是想消彌邊患的——“原期寢寇氛”,他們還是要維護本階級的利益,但因為他們心中沒裝著黎民百姓,便會干出禍國殃民的事。他們為向敵人顯示誠意,便“力翻邊案撤邊軍”,這卻正如賣塞的牛僧孺、紙上談兵的趙括之流的葬送國家前途之舉,結果大敗輸虧,使無數將士成為犧牲品,而他們猶自大言不慚,哄騙人民、欺騙輿論。魏源深感自己要不是身臨其境,參與了浙東抗英戰役,是不會相信這些封疆大員竟無能庸朽到這種地步的。
這首詩寫得虛一點,詩味也就濃一點,關鍵在這首詩典故運用得好。不僅用之來喻理,更用來抒情,“猿鶴骨”、“鱷魚文”用典不隔,又有相互發明之功:牛僧孺、趙括之類的寶貝代不乏人。因為情的比重增大,哲理與情感“交相用”,既能啟人心智,又有情感的抒發。這里的政治、歷史的思考已經被“人生化”,這首詩中的典故,也便成為過去與現在的一種印證和對話。
上一篇:《四愁詩·漢·張衡》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寰海十章(其四)·清·魏源》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