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劉禹錫
紫陌紅塵拂面來, 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里桃千樹, 盡是劉郎去后栽。
〔紫陌〕指京城中的道路。〔紅塵〕此指飛揚的塵土。〔玄都觀〕道教廟宇名,在長安城西邊。〔劉郎〕作者自稱。
“永貞革新”失敗后,改革派的核心人物都受到巨大的政治迫害,永貞元年805)劉禹錫、柳宗元等八人被貶為遠州司馬,這就是歷史上的“八司馬事件”。劉禹錫被貶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馬。憲宗元和十年(815),憲宗下詔召還八司馬中仍貶所的人,劉禹錫、柳宗元等四人回到久別的京城長安。這年春天,劉禹錫目睹當時政局,心有所感,寫了《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這首詩。這首詩觸到當政者的痛處,便借口這首詩“語涉譏刺”,將劉禹錫、柳宗元等貶為偏遠地區刺史。
長安城中玄都觀,有道士所植桃樹遍布觀中,每到桃花盛開之時,游人甚多。這首詩是寫詩人到玄都觀看桃花的所見所感。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京中大道,行人車馬穿流不息,塵土飛揚,撲人臉面。人人都在夸耀地說,自己到玄都觀賞了桃花回來。當時長安風俗頗重賞花,所以玄都觀桃花盛開之時,有如此盛況。詩人在這兩句詩中,寫出長安人到玄都觀賞桃花的熱鬧場面和愉快而滿足的心情。玄都觀桃花的艷麗美好雖未正面描繪,卻自然地被烘托出來。詩人構思精巧,筆墨簡煉而空靈。“玄都觀內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由桃花聯想到人事,想到自己,想到十年的變化。玄都觀這些桃花是自己在遭受貶謫迫害時,道士們種的,現在已繁花滿樹,生活的變化確是太大。這首詩從表面寫的玄都觀賞桃花這點來說,是成功的,簡練生動形象。但它還有深一層意思,使當政的權貴為之不快。這深一層的意思是什么?
如果說,詩人把玄都觀的桃花比成是在詩人遭受貶謫時而高升的權貴,借此表示對他們的譏諷,是不能圓滿地解釋這首詩的,因為把美好如紅霞的千樹桃花比為新貴是不大合適的。
這首詩刺痛權貴們的是詩人在詩中流露出來的思想情緒。詩人并不因往昔十年的變化而消沉,而是冷眼地看待這種變化。玄都觀的桃樹從無到有,到繁花滿樹,招來無數游人,這些變化都發生在詩人遭受貶謫之時,昔年的政局變化只不過產生了今日的桃花千樹,詩題中的一個“戲”字,指出了詩中詩人表現出的對這種變化的輕蔑。昔日“縱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即使遇上國家施恩大赦,也不在酌情移到距京城較近地方安置的范圍中)的受迫害的革新者詩人,帶著不改的昔年之志和當年的戰友們回到京師,意味著今后的政局又將變化。這些桃花又將怎么變呢?今日回來的劉郎將要看到這種變化。
堅持改革之志的詩人,不因往時的變化而消沉,相信將來的政局會隨他的返回京城而發生變化,這才是刺痛權貴們的真正原因。依靠反對和破壞“永貞革新”起家的權貴們害怕堅持昔年改革之志的詩人重返京城的政治舞臺,對他們不利,便借口“語涉譏刺”,將詩人和柳宗元等人再次外貶。
詩中的這些思想情緒并不是正面說出的,而是借桃花千樹從無到有的變化在短短的四句詩中寫出,因而具有含蓄而不晦澀之妙。
上一篇:《代放歌行·南朝宋·鮑照》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北山·《詩經·小雅》》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