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黃滔
望歲心空切, 耕夫盡把弓。
千家數人在, 一稅十年空。
沒陣風沙黑, 燒城水陸紅。
飛章奏西蜀, 明詔與殊功。
這是一首時事諷喻詩。全詩展現了統治階級為爭權奪勢,熱衷于戰爭,把大量人力投向戰事,以至農事荒廢,賦稅繁重,使民生困苦不堪的社會現實,諷喻了當時統治者的昏庸與殘暴
這首詩所寫的時事背景是唐末的西蜀軍閥混戰。唐末的四川是軍閥爭奪之地。光啟元年(885)利州刺史王建就攻入了閬州,驅逐了刺史楊茂實,而后又聯合顧彥朗攻戰西川節度使陳敬瑄。文德元年(888)唐王朝派韋昭度帶兵征討不從朝命的陳敬瑄和田令孜,王建也乘機征討,以擴充自己的實力。這一場戰爭,圍成都三年,致使“城中乏食,棄兒滿路”。
這首詩旨在寫統治階級熱衷內部的爭權奪勢而不顧人民死活?!巴麣q心空切”句,為我們引出貧苦百姓眼巴巴地企望有個好收成,而又無比失望的痛苦形象。我們眼前出現了或悲而痛哭,呼天搶地;或悲而無言,郁悶在胸的群像。望心何切切,現實一場空。愈切、愈悲。一個悲劇的結局先展現出來。“耕夫盡把弓”似乎是前句的原因和說明。耕夫本來是把鋤的,把弓已經大不應該,而今又加個“盡”字,這就把軍閥間混戰的白熱化突出出來。悲劇就源自統治者的內部爭權?!扒Ъ覕等嗽?,一稅十年空。”更進一層揭示由于戰爭致使民不聊生?!扒Ъ摇迸c“數人”,“一稅”與“十年”相對應,從新的角度和內容上展示戰爭給人民帶來沉重的負擔,戰爭對人民生活的摧殘,矛頭指向時政,顯示了干預社會的鋒芒。
“沒陣風沙黑,燒城水陸紅”一聯,由耕夫轉向了兵士,內容由壟畝間移向了戰場,是全詩的第二個層次。與“耕夫望歲”畫面相對照,這里構畫了一場酷戰,兵戈鐵馬、天昏地暗,人死城毀、火光沖天。實際上,這場酷戰也是一場悲劇,并且是雙重悲劇,一是直接造成生靈的殺戮毀滅,二是戰爭使農事廢棄,收成無望,經濟衰退。然而,君主對這場戰爭卻十分欣賞和喜悅。“飛章奏西蜀,明詔與殊功”句寫了奏章在快馬中傳遞,詔書獎掖圣戰的功勛。統治者于戰爭這等關切,于人民生活和疾苦是那樣冷漠,了了幾筆,對照鮮明。其諷諭之旨不言自現。
詩題為“書事”,就是記某件事情。僅言記事,而不言記何事;不是其事不明,而是故意不把事點明,這就微妙地暗示了此詩弦外有音。回頭縱觀全詩,又寫“望歲”,又寫“把弓”,既寫“沒陣”、“燒城”,又寫“飛章”、“明詔”,似乎什么都書、都記,而真正要記之事故意隔一層窗紙,不點透,讓讀者自己品味,故此,詩在立題上又有一層妙意。
上一篇:《麗人行·唐·杜甫》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買花·唐·白居易》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