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盧照鄰
長安大道連狹斜, 青牛白馬七香車。
玉輦縱橫過主第, 金鞭絡繹向侯家。
龍銜寶蓋承朝日, 鳳吐流蘇帶晚霞。
百丈游絲爭繞樹, 一群嬌鳥共啼花。
游蜂戲蝶千門側, 碧樹銀臺萬種色。
復道交窗作合歡, 雙闕連甍垂鳳翼。
梁家畫閣中天起, 漢帝金莖云外直。
樓前相望不相知, 陌上相逢詎相識?
借問吹簫向紫煙, 曾經學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辭死, 愿作鴛鴦不羨仙。
比目鴛鴦真可羨, 雙去雙來君不見?
生憎帳額繡孤鸞, 好取門簾帖雙燕。
雙燕雙飛繞畫梁, 羅幃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云著蟬鬢, 纖纖初月上鴉黃。
鴉黃粉白車中出, 含嬌含態情非一。
妖童寶馬鐵連錢, 娼婦盤龍金屈膝。
御史府中烏夜啼, 廷尉門前雀欲棲。
隱隱朱城臨玉道, 遙遙翠幰沒金堤。
挾彈飛鷹杜陵北, 探丸借客渭橋西。
俱邀俠客芙蓉劍, 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羅裙, 清歌一囀口氛氳。
北堂夜夜人如月, 南陌朝朝騎似云。
南陌北堂連北里, 五劇三條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 佳氣紅塵暗天起。
漢代金吾千騎來, 翡翠屠蘇鸚鵡杯。
羅襦寶帶為君解, 燕歌趙舞為君開。
別有豪華稱將相, 轉日回天不相讓。
意氣由來排灌夫, 專權判不容蕭相。
專權意氣本豪雄, 青虬紫燕坐春風。
自言歌舞長千載, 自謂驕奢凌五公。
節物風光不相待, 桑田碧海須臾改。
昔時金階白玉堂, 即今唯見青松在。
寂寂寥寥揚子居, 年年歲歲一床書。
獨有南山桂花發, 飛來飛去襲人裾。
〔狹斜〕狹窄的小巷。〔七香車〕用多種香木制成的華美小車。〔玉輦(nian)〕泛指貴人所乘的車。〔主第〕公主的府第。〔龍銜 二句〕車蓋刻作龍、鳳形,下垂流蘇,與朝日、晚霞相映照。〔復道交窗作合歡〕復道是宮苑中架木在空中以通車輦的道路。交窗是用木條橫直交錯制成的窗。此句說復道上的交窗刻出合歡花的圖案。〔闕〕宮門前的望樓。垂鳳翼是說雙闕之上飾以鳳凰,垂著翅膀。〔梁家〕指東漢王朝外戚梁冀,以第宅豪奢著名。〔金莖〕漢武帝劉徹于宮中所立之銅柱。上置銅盤,以承天露。〔吹簫向紫煙〕春秋時秦穆公女弄玉,嫁給善吹簫的蕭史,后來二人乘鳳凰飛去,成了神仙。〔生憎〕當時口語,意為最怕、最厭惡。〔行云、蟬鬢〕行云,形容鬢發蓬松,如同流動之云。蟬鬢是把鬢發梳成薄薄的蟬翼般的式樣。〔鴉黃〕古代婦女額上涂鴉黃色,以為美觀。式樣是細細的月牙形。〔妖童〕富貴家歌舞班子中的美少年。〔寶馬鐵連錢〕毛色斑駁,有連錢樣花紋的寶馬。〔盤龍金屈膝〕盤龍,即蟠龍,釵名。屈膝,同屈戌,是門窗等物每扇相連處的鉸鏈。蟠龍金屈膝,是用金鏈制成的貴重的釵。〔御史府二句〕御史專司彈劾,廷尉為執法之官。由于權貴驕恣橫行、游俠以武犯禁,御史和廷尉不起作用,因而御史府中烏鴉宿于樹上,廷尉門前鳥雀很多。烏夜啼、雀欲棲都是用典故形容兩個官府冷落的景象。〔翠(xian)〕婦女所乘的車。〔挾彈飛鷹〕打獵。〔杜陵〕地名,在長安東南,秦時為杜縣,漢宣帝的陵墓在此,改稱杜陵。〔探丸借客〕意指游俠殺人報仇。漢代長安少年有暗殺官吏為人報仇的組織,行動前,將紅、黑、白三色丸混在一起,參加的人摸取以執行任務。〔桃李蹊〕代指妓女所居之處,借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典。〔北堂〕唐代長安宮廷在城北,此泛指宮廷附近的繁華地帶。〔北里〕平康里,在長安城北門內,唐代為妓女聚居之處。〔五劇三條三市〕交錯的道路叫劇,通達的道路叫條,商業繁盛的大街叫市。〔金吾〕即執金吾,漢代禁衛軍軍官名。唐置左右金吾衛,有金吾大將軍。〔屠蘇〕美酒名。〔轉日回天〕極言勢力之大。〔意氣句〕指權貴們由于意氣相爭,互相排擠。灌夫,漢武帝時將軍,負氣任俠,好使酒罵座,后被丞相田蚡陷害,族誅。〔蕭相〕漢高祖時宰相蕭何。判,同拚。此句說權貴們專權相爭,連蕭相都不為所容。〔青虬紫燕坐春風〕青虬是有角的龍,借指駿馬。紫燕,駿馬名。坐春風,在春風中馳騁,極言得意。〔五公〕古代官僚中最高一級稱公,此指漢代張湯、杜周、蕭望之、馮奉世、史丹五個著名權貴。〔節物〕季節、景物。〔揚子〕西漢的揚雄,因仕宦不得意,閉門著書,名垂后世。作者借以自況。〔一床書〕古代稱坐榻為床,此指隱居讀書的生活。〔裾〕衣襟。
長安是西漢的京都,唐朝立國以后,也建都于此。經過幾十年的建設,長安已成了唐帝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城市極為繁榮。唐朝的統治者在此過著驕奢淫佚的生活,引起了身居下位的才士們的不滿。“四杰”之一的盧照鄰以自己的詩篇《長安古意》描寫了唐代長安上層社會生活的面貌。詩的歷史背景是漢代,詩中涉及的歷史人物和典故都是漢代的故實,因而題目稱“古意”,其實寫的是唐代的現實。可分為五段。
第一段,從開頭到“陌上相逢詎相識”,鋪寫長安的繁華、壯麗,描寫貴族生活的豪奢。詩篇開頭二句就展示了長安規模宏大的鳥瞰圖:筆直暢通的京城大道和四面八方的小巷相連,構成了一個交通網絡,大街小巷上奔走著數不清的寶馬香車。開頭兩句就呈現出作者以道路和車馬為聯系,展現各方面生活的構思意圖。接著描寫了長安大道上車馬喧鬧的熱鬧情景。從“玉輦”、“金鞭”、“主第”、“侯家”可以看出來住的盡是王公貴族之人;從“縱橫”、“絡繹”可見人數之多,來往不絕;從“承朝日”和“帶晚霞”又可看出這些上層人物從早到晚都在無休無止地過著享樂生活。詩篇首先以動態的描寫,寫出上層社會快節奏的生活脈搏,繼而轉向豪門居處的描寫。為了使過渡自然,詩中穿插了四句景物描寫,由“游絲”引出“樹”,由“樹”引出“嬌鳥”和“花”,再由“花”引出“蜂”和“蝶”,逐步轉向長安豪華、壯麗的宮殿和府第,同時也點出春天的季節。對于宮殿建筑,詩人先寫總體,后寫局部。總體是“啼花戲蝶千門側,碧樹銀臺萬種色”,宮殿有千門萬戶,樓臺呈萬種色采。局部是連接樓閣的空中“復道”和宮門前的雙闕。然后再寫最突出的建筑物,一是梁家(東漢外戚梁冀在京城洛陽窮極土木,第宅豪華,此處借指長安貴戚之家)的畫閣矗立在高空中;一是漢武帝在建章宮建立的承露的銅柱高聳于云天。詩中用金、玉、龍、鳳、碧、銀等華麗的詞藻描繪了長安貴族生活豪華的外貌,處處金碧輝煌,華美絢麗,令人眼花繚亂。最后兩句“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既寫長安人口眾多,又寫路上行人對豪貴家美女的愛慕,由景物轉入人事,引出第二段的內容。
第二段,從“借問吹簫向紫煙”到“娼婦盤龍金屈膝”,寫貴族府第中歌兒舞女的生活。既寫其物質生活的華美,又揭示她們精神生活的空虛。如果說,第一段寫長安貴族生活的外在表現,此段就深入寫他們生活的內容。詩人懂得,任何詳盡的描寫也不能反映事物的全部,最好的辦法是以少勝多,于是詩人選擇了貴族家中的歌兒舞女來寫(以女性為主)。史載,漢代豪貴外戚之家都蓄養歌伎女樂,有的超過皇家,唐代也不例外。這段緊承上段結尾的兩句,先用四句寫樓閣外的一個男子對這些女子的心中的詢問:請問美如仙人的女子,你曾經為了主人的享樂,習歌學舞虛度芳年,我如果能和你成為匹配,死亦不辭,愿同愛人結成美眷,毫不羨慕神仙的生活。“比目鴛鴦真可羨”四句是樓上女子心中的回答:比目鴛鴦的幸福真令人欣羨,但我們為他人承歡獻笑,自己的生活卻寂寞、孤單。因而恨的是帳額上只繡孤鸞,喜的是門簾上貼著雙燕。這八句男女雙方的對話,都是詩人想象出的內心獨白,詩人用這種巧妙的方法寫出了這些歌女精神的痛苦和對真正愛情的渴望,由此針砭權門貴族生活的腐朽糜爛。詩篇接著描寫了這班歌兒舞女的生活,她們香艷的住房是“羅帷翠被郁金香”,她們濃麗的裝扮是“片片行云著蟬翼,纖纖初月上鴉黃”,她們嬌美的容貌是“鴉黃粉白車中出,含嬌含態情非一”,她們豪華的車馬是“妖童寶馬鐵連錢,娼婦盤龍金屈膝”。歌兒舞女的生活都這樣華美,貴族生活的窮極豪奢就不用說了。
第三段,從“御史府中烏夜啼”到“燕歌趙舞為君開”,寫長安城內外游俠橫行,并以市井娼家為中心寫各色人物宿娼尋歡的夜生活。詩篇至此轉換角度,不再寫日間的繁忙、熱鬧,而寫長安的夜景;不再寫王公貴戚,而是寫上層社會其他的人物。“御史府中烏夜啼”二句活用典故,一方面寫天色已晚,引出“隱隱朱城臨玉道,遙遙翠幰沒金堤”二句,把視線引向夜色中的城郊;一方面暗示游俠犯禁,橫行無忌,從而引出再后面兩句:“挾彈飛鷹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橋西。”這兩句由“門可羅雀”的典故連類及義,表明御史、廷尉這些主管社會治安的官府工作不力,或無能為力,以致俠客、刺客可以任意殺人。白天,他們在杜陵放鷹打獵,夜間就在渭橋“探丸”,刺殺文武官吏,替人報仇。殺人之后,這些刺客若無其事,又一齊邀請身佩芙蓉劍的俠客,到艷如桃李的娼妓家夜宿。黑社會的人物在這里欣賞歌舞,陶醉酒色,過著尋歡買笑的生活。這里“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騎似云”,從妓女與嫖客兩方寫出娼門的熱鬧。日日夜夜,長安的人們沉迷在荒淫無度的生活之中。接著,詩人宕開一筆,再度描寫長安的街道交通:南陌、北堂、北里相連,五劇、三條、三市相接,娼家眾多,街道相連,遙應開頭的“長安大道連狹斜”,各處的人都可以從四面八方到這狹邪之地尋歡作樂。在“弱柳青槐拂地垂”的春日,在“佳氣紅塵暗天起”的塵飛遮天的街道上,“漢代金吾千騎來”,連警衛京城的禁衛軍的軍官也玩忽職守,到娼家來飲酒宿妓了。總之,長安的夜晚是一片紙醉金迷的淫糜氣息。
第四段,從“別有豪華稱將相”到“自謂驕奢凌五公”,寫朝庭上的權貴爭權奪利,互相傾軋。寫完了上層社會的享樂欲,詩人再寫最上層人物的權力欲。有一些高官,氣焰熏天,竟可以“轉日回天”,權傾天子,他們之間意氣相爭,互相排斥。詩人選了漢武帝時丞相田蚡排擠、陷害將軍灌夫,將其滅族的事例和漢高祖時文武大臣拼命爭功,不容丞相蕭何功居第一的故事,以顯示將相們爭斗的激烈。得勢者意氣豪雄,高頭大馬,春風得意。“自言歌舞長千載,自謂驕奢凌五公”。“自言”、“自謂”連用,寫盡了他們得意忘形、不可一世的心理。也把前六十句從各個角度描寫的上層社會的豪奢享樂推向高潮,作一小結,為下文的巨大轉折蓄勢。
第五段,從“節物風光不相待”到結尾,寫過去長安的富麗的宮殿、豪華的人家都已不復存在,只有貧賤著書的揚雄為人敬重。時光流逝,人世滄桑,轉眼間一切都改變了。昔日王公貴族的金階白玉之堂已經蕩然無存,只剩下青松下的一片丘墓。在歷史上流芳百世的是當年生活“寂寂寥寥”的揚雄,他在政治上不得意,于是安貧著書,卻名垂后世。終南山的桂樹開花,香氣襲人,令人緬懷這個有學問操守的人物。兩種不同人物的結局形成對比,令人回味無窮。詩人在此以窮愁著書的揚雄自況,流露出孤芳自賞、自我安慰的情味。
這首長詩在構思上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運用了對比,有著鮮明的褒貶。初唐詩歌還留有齊梁華糜浮艷詩風的余緒,《長安古意》從題材、辭句來看,和齊梁宮體詩十分相似,但詩人對長安上層社會的豪華并不欣賞、贊美。盡管在大部分篇幅里描繪貴族的豪華生活,寫得意氣洋洋,詞采華茂,詩人仍對它持有清醒的批判態度。到長詩的結尾,陡然轉折,用了四句詩將這一切一筆勾銷,造成了一種悲劇氣氛。然后以揚雄的清淡的生活與之對比,表明了詩人的傾向。詩的語言風格也有變化,前部分富麗華美,最后的八句轉向蕭瑟、清冷,也構成鮮明的對比,從而吸引讀者在這對比中產生感慨,在感慨中低回深思。
長詩的另一個特點是格局開闊,語言精麗流暢。這是一篇六十八句的宏篇巨制。全詩采用賦體,布局精細,先從交通網絡寫起,再依次展開上層社會生活的種種畫面,各個空間、時間均有涉及,最后一筆收攏,章法嚴謹,承轉無間。語言上,除了詩句的對仗整齊、詞采華美外,音韻的抑揚起伏、響亮流暢也給人很深的印象。詩篇在換韻處,常常用連珠格,使前后詩句緊相銜接,如“……,好取門簾貼雙燕。雙燕雙飛繞畫梁,……。”“……纖纖初月上鴉黃。鴉黃粉白車中出,……。”有時采取將前兩句合并為一的層遞句式,如“得成比目何辭死,愿做鴛鴦不羨仙。比目鴛鴦真可羨,……。”“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騎似云。南陌北堂連北里,……。”都使意換詞連,形成流轉往復、一氣貫注的聲音之美。
上一篇:《邊戶·宋·歐陽修》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長安早春·唐·孟郊》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