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捕魚圖記》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王摩詰有捕魚圖,其本在今劉寧州家1。寧州善自畫,又世為顯官,故多蓄古之名跡2。嘗為余言:“此圖立意取景,他人不能到,于所藏中,此最為絕出3。余每念其品題之高,但未得一見以厭所聞4。長安崔伯憲得其摹本,因借而熟視之5。
大抵以橫素作巨軸,盡其中皆水,下密雪為深冬氣象6;水中之物有曰島者二,曰岸者一,曰洲者又一;洲之外余皆有樹,樹之端、挺、蹇、矯,或群或特者十有五7;船之大、小者有六,其四比聯(lián)之,架轆轤者四,籜而網(wǎng)者二8;船之上,曰蓬、棧、篙、楫、瓶、盂、籠、杓者十有七9;人凡二十:而少二,婦女一10;男子之三轉軸者八,持竿者三,附火者一,背而炊者一,側而汲者一,倚而若窺者一,執(zhí)而若餉者一,釣而僂者一,拖而搖者一11。然而用筆使墨,窮精極巧,無一事可指以為不當于是處,亦奇工也12。噫!此傳為者尚若此,不知藏于寧州者,其譎詭佳妙,又何如爾13。
豳有郭煥者,善拓寫,余亦令為之14。郭之平畫有尺寸,甚可愛15。與余為此,尤盡其所學。其樹、石,則出于余之手也。
劉名繼勛,為左藏庫使,知寧州16。
嘉祐丁酉二月十日,新平官舍記17。
【注釋】 1王摩詰:唐代詩人兼畫家王維,字摩詰。 本:指原作,原稿。 劉寧州:名繼勛,因在寧州(今甘肅寧縣)任職,故稱。 2自畫;自出心裁作畫。 名跡:名家的字、畫真跡。 3絕出:高出一切。4品題:加以品評,定其高下。 厭:通“饜”,滿足。 5摹本:臨摹仿畫本。 熟視:仔細看。 6橫素:橫斷的素絹。 軸:指橫卷后面所裝的卷軸,以木為之,以便開、卷,收藏。 7端:正。 挺:直。蹇:偏斜。 矯:此指曲而復直。 特:特立,獨特。 8比聯(lián):并聯(lián)。轆轤:絞盤,此處用于拉網(wǎng)。 ??(sen森):水中積柴以捕魚。 9蓬:同“篷”,船篷。棧:船上搭來用作通行的木板,又稱跳板。 篙:撐船用的竹篙。 瓶:罐子。 盂:盛飲食的圓口器皿,此指碗、苯之類食器?;\:蒸籠。 杓:瓢。 10人凡二十:人共二十。按“二十”與下文分敘的人數(shù)不符,當有一誤。 少,未成年的人。 11三轉軸:“三”字疑為“立”或“主”之誤。 軸,指轆轤上的軸。 附,近。 炊:煮飯。汲:汲水。 窺:觀看。 餉:送飯。 僂:屈。 12窮:盡。工:精妙,精湛。 13傳為:此指臨摩的,非真跡。 譎詭:怪異,變比多端,此處是奇異的意思。 14豳(bin賓):今陜西省邠縣一帶。 拓寫:用紙墨拓、描碑銘字畫。 15平畫:壁上作畫或面壁作畫。 16左藏(zang臟)庫使,掌管皇帝財物的官。左藏,國庫之一。 17嘉祐丁酉,宋仁宗嘉祐二年。 新平:今陜西邠縣。
【今譯】 王維畫有捕魚圖,其原作現(xiàn)在劉寧州家。劉寧州善于獨立構思作畫,家中又世代為顯官,所以多藏有古代名家書畫真跡。他曾對我說,王維的捕魚圖,立意取景之高妙,其他人達不到,在我所收藏的書畫中,這是最杰出的。我常念及此畫評價如此之高,但是卻未得一見來滿足我聽后之神往。長安崔伯憲得到了捕魚圖的臨摩本,于是借來仔細地觀賞。
王維的捕魚圖大概是以橫斷的素絹作成巨幅畫軸,整個畫面的中部都是水,天空飄著密密的雪花,呈現(xiàn)深冬氣象。水中之物有兩個島,一條岸,還有一個沙洲。沙洲之外其余部分都畫有樹。樹有的端直、有的挺拔、有的偏斜、有的曲而復直,或叢生在一起,或獨特卓立,共十五株。圖中大小船兒共有六只。其中四只并排聯(lián)在一起。有四只船上架著轆轤,有兩只船正在有積柴的水中網(wǎng)魚。船上畫有可稱之為篷、跳板、竹篙、船槳、罐子、碗缽、蒸籠、水瓢之類的東西十件;人共二十個:象少年的兩人,婦女一人;男子之中搖轆轤的八人,持竿的三人,在火旁的一人,背著煮飯的一人,側著身子正汲水的一人,靠著似乎在旁觀的一人,拿著東西好象是送飯的一人,屈著身正在垂釣的一人,拖船搖櫓的一人。雖畫面形象繁多,但用筆使墨精巧到極點,沒有一事可以指出認為有不當之處的,也真是奇妙精湛啊j啊!此臨摩的畫尚且如此,不知藏于劉寧州家的真跡之奇異佳妙又如何了。
豳地有個名郭煥的人,善于拓描字畫,我讓他也為我描摩一幅。郭煥面壁臨摩,有恰當?shù)囊?guī)格尺寸,畫面十分可愛。他給我畫此圖,尤其盡力。畫中的樹、石則出自于我的手。
劉寧州名繼勛,任左藏庫使、寧州知州。
嘉祐丁酉年二月十日,于新平官舍記。
【總案】 這是一篇記畫的短文。作者以簡煉的文筆,為我們再現(xiàn)了王維《捕魚圖》中描繪的景物,并在字里行間流露出對王維深深的傾慕之情。
文章首先寫王維《捕魚圖》真跡之所在,并借收藏家之口,對這幅畫作了很高的評價,意在先聲奪人,雖未睹真跡,然名聲已出,作者神往之情亦自然流露。接著寫作者借得一摩本,得以細細觀賞,順理成章地轉入記畫。作者是宋代著名畫家,他以畫家的眼光,條理井然地記敘圖中描繪的景物:從畫中的水寫到天空的密雪;從水中洲島寫到岸上姿態(tài)各異的樹;從水中的船寫到船上的人物的捕魚活動,整個畫面宛然在目,栩栩如生。繼之作者又以極度贊賞的口吻說,摩本尚且如此奇妙精湛,不知真跡又當如何佳妙了!最后又請人臨摩以便自己收藏。在記敘過程中作者對王維畫藝的推崇自在不言中。全文敘事、描寫、抒情渾然一體,行文簡潔而分明,表現(xiàn)出獨特的藝術技巧。
上一篇:陸秀夫《擬景炎皇帝遺詔》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下一篇:劉禹錫《救沉志》原文|注釋|賞析|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