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秀夫《擬景炎皇帝遺詔》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朕以沖幼之資,當艱危之會1。方太皇命之南服,黽勉于行2;及三宮胥而北遷,悲憂欲死3。臥薪之憤,飯麥不忘;奈何乎人,猶托于我4?涉甌而肇霸府,次閩而擬行都,吾無樂乎為君,天未釋于有宋5。強膺推戴,深抱懼慚6!
而敵志無厭,氛祲甚惡,海桴浮避,澳岸棲存7。雖國步之如斯,意時機之有待8。乃季冬之月,忽大霧以風,舟揖為之一摧,神明拔于既溺9。事而至此,夫復何言?矧驚魂之未安,奄北哨其已及10。賴師之武,荷天之靈,連濱于危,以相所往11。沙洲何所,垂閱十旬;氣候不齊,積成今疾12。念眾心之鞏固,忍萬苦以違離13。藥非不良,命不可逭14。
惟此一發千均之重,幸哉連枝同氣之依15。衛王某,聰明夙成,仁孝天賦,相從險阻,久系本根16。可于樞前即皇帝位,傳璽綬17。喪制以日易月,內庭不用過哀,梓宮毋得輒置金玉,一切務從簡約18。安便州郡,權暫奉陵寢19。
嗚呼!窮山極川,古所未嘗之患難;涼德薄祚,我乃有負于臣民20。尚竭至忠,共扶新運21。故茲詔示,想宜知悉22。
【注釋】 1朕(zhen):皇帝自稱。沖幼:幼小。資:資質、素質。當:遇上。會:時候。 2方:正當。太皇:指趙昰的祖母太皇太后謝氏。南服:南方沿海地區,指福建。黽(min)勉:努力、勉力。行:出奔,這里指鎮扶使命。 3三宮:指皇帝、太后、皇后。胥:原意為等待,這里指被迫。 4臥薪:由“臥薪嘗膽”之典故中引申為刻苦自勵。憤:發憤圖強。飯(fan):吃,名詞作動詞用。奈何:怎么;如何。 5涉;到。甌(ou):浙江溫州。肇:開創。次:止。歇息:閩:指福州。行都:皇帝在京城以外的臨時住所。擬:作為。釋:舍棄,放棄。有:作為詞頭。無意義。6膺:受。抱:感到。 7厭:滿足。祲( jin ):不祥之氣。海桴(fu):木伐,指海船。澳(ao):海邊。澳岸:指福建、廣東沿海地方。棲存:棲,休息。《國語·越語上》記載吳敗越之后,“越勾踐棲于會稽之上。”后來,越王復仇,滅了吳國。這里用棲字含有暫時逃避、將來復仇之意。8國步:國運。意:或者。 9為:被。季冬:古時習以孟、仲、季的順序稱呼四季中每一季度的三個月,季冬即陰歷十二月。神明:神靈。拔:抽出。這里是救起之意。既:已。溺:淹沒。 10矧(shen):況且。奄:忽然。及:趕到。 11賴:依靠。荷:仰仗。靈:神妙。濱:接近。相:選擇。 12垂:將。閱:經過。齊:完備,通“濟”。 13念:想到。違離:同義復詞,離去,此指逝世。 14逭(huan):逃離、避免。“不可逭”三字用《書經·太甲中》“自作孽、不可逭”,含有自責之意。 15惟:語首詞。一發千鈞:指極其艱難危急。連枝同氣:喻兄弟關系。衛王昺是益王昰的弟弟。 16某:這個人,代昺。夙:早。賦:給予。久系:早就具有。 17即:就近。璽綬:傳國印鑒。 18易:更換。以:用。以日易月,喻時間長。梓宮:皇帝的棺槨。輒(zhe):謂每事即然,這里是隨意就之意。 19安:使平靜,引申為不煩擾;便,方便。權:權宜姑且。暫:暫時,短暫。陵:皇帝的墳墓。寢:墓地祭祀之地。 20窮:盡。極:到頭,完。嘗:曾經。涼:薄。祚:命運。負:辜負。 21尚:表希望副詞。至:到頭、到,指最大的。 22茲:此,如此。宜:應該。知悉,了解。
【今譯】 我這幼小的資質,遇上了國家危急艱難的時刻。正當這個時候,太皇太后命我去鎮扶福建地方,對于此次鎮扶使命我盡力而為;及至現在到了皇帝、皇后、太后被元軍脅迫北遷的境地,我真是憂傷至極,悲痛欲絕。刻苦憤發、復仇興國的愿望,連途中吃飯時我也不能忘記;為何世人還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呢?到了溫州建立了王府,到了福建也以此地作為行都而即皇帝位,對于做皇帝我并不感到高興,可老天還沒有舍棄宋朝。我勉強接受了眾人的擁戴,深深感到惶恐與慚愧!
然而,元軍是貪得無厭的,進攻的氣焰很兇惡,我只得乘海船飄浮逃避,在福建廣東沿海地方暫時棲身。雖然國家的命運已到了這樣的境地,但或許還能等待復仇建國的機會吧。十二月的時候,忽然遇上了大霧和颶風,海船被摧翻,神靈從淹沒我的水中把我救出,事態到了這樣的程度,還有什么可說的呢?況且受驚嚇的神魂尚未安定下來,忽然元兵又已經趕到了,我們依靠軍隊的勇武,仰仗上天的神威,雖然接連不斷地接近危險,可仍然選擇到了避難的場所。海邊是個什么地方,在這里住了將近一百天;氣候又不好,我遭遇到驚嚇而得了病。想到臣民們萬眾一心,意志堅定,我即使將要死去,也能忍受萬般痛苦。并不是藥物不好,而是我的命運不濟,不能逃脫死亡的懲罰。
艱難危急時刻的這付重擔子,幸好還有兄弟可以委托。衛王趙昺,從小就聰明伶俐,老天又給予了他仁義忠厚,他跟著我受盡了艱難險阻,早就具有帝王的根子了。可以在我的靈柩前繼承皇帝位,傳授給他傳國玉璽。我死后,喪事辦理的時候不要過長,朝廷內不要過于悲哀,棺槨里不要動輒放置金玉財寶,一切事項務必簡單節約。不要使州郡煩憂,姑且先暫時安放一下我的靈柩。
唉!走完了所有的山河,嘗過了古人所沒經過的患難;我德行淺薄,命運險惡,幸負了臣民。希望大家以最大的忠誠,共同扶持和擁護新皇帝。所以頌布了這樣一個命令,我想眾臣民都應該了解吧。
【總案】 這是一篇以歷史為立文之本的文章,雖按遺詔的官樣文章以皇帝的口吻行文,但由于洋溢著作者的愛國主義感情,因而讀來懇切感人。文章首段略述景炎皇帝登基的經過,其中“強膺推戴,深抱懼慚”,實為陸秀夫肩負使命,深感責任重大的心情寫照;接著詳敘趙昰在元軍追擊下遇難驚病的經過,言辭沉痛委婉但不失嚴正之氣;往后以簡明雅正之筆敘,分三層說明:一贊趙昺聰明仁孝可以即皇位,二是戒喪事從簡,三是勉勵大家竭忠盡智“共扶新運”,全文就這樣在殷殷切切的希望之語中結束,一掃駢文的弊病而具有自己的特色:感情,沉郁悲壯;結構,清晰緊湊;語言,質樸凝煉;風格,深厚深沉,不失為一篇后人傳涌的名作。
上一篇:柳宗元《愚溪詩序》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下一篇:文同《捕魚圖記》原文|注釋|賞析|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