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禎
江干多是釣人居,柳陌菱塘一帶疏。
好是日斜風(fēng)定后,半江紅樹賣鱸魚。
《真州絕句》是一組描寫真州景物、抒發(fā)詩人情懷的小詩。這里選析第四首。
真州,即今江蘇儀征縣,位于長江北岸,揚州西南。明清之際,為揚州去金陵(今南京市)的交通要道。城南沿江一帶,風(fēng)景幽美,過往船只常停泊于此。“揚州西去是真州,河水清清江水流。斜日估帆相次泊,笛聲遙起暮江樓“(其一)。正是這清清江水,悠揚笛聲,引發(fā)了王士禎濃郁的詩興。
開頭兩句,詩人以明快而和諧的筆觸描寫岸上幽美清凈的景物。“江干”即江岸;江邊。“釣人”即漁民。“一帶疏”指座落在江岸上柳陌菱塘間稀疏的房屋。漁民的生活環(huán)境是很美的:“柳陌菱塘”,春有綠,夏有蔭,滿溢生機。但最令人心馳神往的并不是這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而是漁家生活本身。“好是日斜風(fēng)定后,半江紅樹賣鱸魚。”風(fēng)景如畫,漁家的生活更充滿詩情畫意:風(fēng)靜了,夕陽灑在江邊樹上,晚霞染紅了半個江面。漁民們泊船上岸,提著一天辛苦勞累打來的鱸魚,散落在江邊樹下叫賣。“日斜風(fēng)定”,是美靜之景;“賣鱸魚”,是活動之人;一動一靜,互補互襯,視之悅目,聽之悅耳,詩人的身心完全沉浸在這令人銷魂的畫境之中。難怪宗梅岑《讀阮亭先生真州絕句漫作》詩說“板橋山色晚秋初,楚澤真州畫不如。我愛新城詩句好,半江紅樹賣鱸魚”。難怪江淮人士要把后兩句寫成圖畫(見《漁洋詩話》)。
“鱸魚”在古詩文中是一個特定的意象,典出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篇》,說是張季鷹“在洛見秋風(fēng)起,因思吳中莼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shù)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所以,這首詩雖然寫的是漁家生活,實際上王士禎也借這一描寫、借“鱸魚”這一意象不露痕跡地暗寓了自己的理想,那就是對和諧、安寧生活的向往和滿足。王士禎少經(jīng)喪亂,入清后,對仕途政治一直持冷漠態(tài)度。“雖在周行,時有滅景云棲之志,”“徒以祖父督課從事科舉,弱冠從政,回翔中外,忽四十年,夙昔之愿紆郁未申,然未能須臾忘也“(《古歡錄序》)。所以,他的詩中尤其是山水詩中多清遠(yuǎn)之作,(如《青山》、《江上》、《惠山下鄒流綺過訪》等)詩意含蓄在景物之中,詩人的感情則由詩境透出。王士禎論詩推重王維、孟浩然、韋應(yīng)物、柳宗元一派,與他追求安寧、和諧而又充滿生機的理想生活是緊緊相關(guān)的。
這首小詩,詩材得于直尋,所以色彩明快清麗,一如自然界的春景;詩人佇興而發(fā),所以寫來自然,情真意切,能傳江鄉(xiāng)景物之神、釣人生活之韻;詩情畫意,融為一體;詩的音節(jié)也自然流利,與全詩的境界、氣氛十分融洽;不愧為王士禎七言絕句的代表作之一。
上一篇:李煜《相見歡》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于謙《石灰吟》原文|譯文|注釋|賞析